眼下,“优化营商环境”正成为我市的热词。
如果把营商环境比作“梧桐树”,那么一棵棵“梧桐树”该如何培育,才能枝繁叶茂让百姓受益,才能引得更多“凤凰”来栖?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瞄准企业“最痛之点”,群众“最盼之处”,精心种好“梧桐树”。良好的营商环境带动企业健康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也引来“金凤凰”在阜新这片热土之上展翅翱翔。
提速
办事“最多跑一次”
“这真是太省心了,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相关业务,不用好几个窗口部门来回跑了,少走好多路,省了不少时间,真是太好了。”近日,前来彰武县公安局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企业员工小王特别地开心,办什么事、怎么办,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的公示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对办理流程一目了然,一个窗口就能解决相关业务,方便快捷又舒心。
2020年12月20日,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推陈出新完成12个试点派出所“一窗通办”运行工作,73项业务“一窗通办”,真正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路,多办事”, 提升便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在某公章刻制机构顺利完成公章刻制的老赵说:“要在以前,没有半个月是办不下来的。以前办理公章刻制审批需要拿着一大堆手续到治安大队审批好几个项目,有时候材料拿错了,整得我们来来回回跑。现在可以在网上办理,一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真是太方便了。”
办事最多“跑一次”背后,阜新花了“大力气”。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作为我省“一网通办百日攻坚”中“只递交一次材料”和“全市通办”两项改革试点市,我市频频按下营商环境优化“快进键”: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企业开办审批事项时限压缩50%以上,其中企业设立登记由1.5个工作日缩减为两个小时。
综合窗口替代了部门窗口,百姓从跑多个部门变为一个窗口办理,从提交多次材料变为只递交一次材料,各主管部门从分别踏勘变为联合踏勘,由属地办理变为全市通办。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审批时限最长不超过81个工作日、最短不超过25个工作日。全市一百多项行政许可事项,累计减材料二百多种,减环节90个……
在大数据运用上,新建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以“一网五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一百余项通办事项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政务便民服务平台触角延伸到村和社区,实现百姓有事“就近办”。
服务
“店小二”开启“跑腿模式”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率领工作人员来到阜新小东北食品有限公司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就企业提出的产品追溯体系平台建设、商标品牌培育、科技研发专利发明、酸菜行业标准制定等问题做了详细指导。
阜新小东北食品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这些年明显感觉到,政府职能在不断转变的同时,思维态度也在转变,以前是我们找关系,现在是政府主动找上门,帮扶我们企业健康发展。
优良的营商环境,对一个城市来说,像空气、阳光一样,须臾不可缺少,片刻不能忽视。阜新正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位置,搞好服务。
让群众少跑腿,党员干部则扮演起“店小二”角色,全面开启“跑腿模式”:市级领导以上率下包保企业,深入项目工地,现场解决问题;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和“政银企”对接会,畅通诉求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抽调200名机关干部入驻重点企业,做“办事员”和“参谋员”。
市住建局成立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工作专班,深入园区,靠前指导、蹲点服务。在阜新氟产业开发区,指导员为11家项目建设单位代表做专题培训,对项目验收重点环节进行政策和技术交底,让大家茅塞顿开。
“头一天申请,第二天斑马线就画上了,实在太快了。”横穿马路有危险,阜新发电有限公司向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出申请,支队马上派人现场勘察、制订方案、组织人员第二天斑马线就画好了。
“企业订单增加要扩大生产线,一时拿不出钱,在有关部门的紧急协调下,一笔800余万元的款项打到账户,解了燃眉之急。”辽宁汉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企业有求马上办,真心实意,真金白银,主动上门,营造出“亲”“清”的政商关系,优化了营商环境,推动了我市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暖心
“来这里投资真是来对了”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营商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企业就到哪里发展,资金就往哪里聚集。
嘉寓新能源(阜新)基地2020年12月28日投产,这个投资5亿元的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5个月。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阜新市以最少审批、最优环境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30分钟拿到执业执照,50分钟办完房产证,短短一个多月完成开工前审批流程。在阜新市服务专班包协调、包服务、包竣工的“三包服务”下,经过5个月的高速高质建设,一座花园式厂区——嘉寓新能源(阜新)基地从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
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机制、一流效率、一流服务”的营商环境,嘉寓一年内两度投资阜新,先投光伏光热,再投氢能,这是以商招商吸引投资者的最好体现。
“拿地即开工”、“最多跑一次”、“多元化融资”等有效举措,围绕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要素需求,简化办事流程、减轻资金负担、加强交易服务,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建立起“政府搭台、社会参与、企业受益”的服务企业机制,不断拓宽企业经营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获得感,让企业感到暖心。
辽宁新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我们用电量大,电力保障一直是头等大事。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是有‘电管家’全程帮办,用电的事根本不用操心。没想到阜新的营商环境这么好,来这里投资真是来对了。”
市营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营商环境好了,企业才能留得住、发展得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唯有继续“种好梧桐树”,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引来一只只“金凤凰”。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市强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按照“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要求,以“一流设施、一流机制、一流效率、一流服务”为目标,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力争在全省走在前、作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