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萍
我市开展公证、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来,坚持统筹安排、扎实推进,聚焦违法违规执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公证、司法鉴定队伍形象的突出问题,抓严抓实关键环节,推动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取得实效,使公证、司法鉴定队伍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公证、司法鉴定行业实现零投诉,为民办实事效果明显。
强化学习教育 筑牢思想根基
我市将学习教育贯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过程,把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讲话精神等列为重点学习内容,通过组织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参加政治轮训,观看《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综述》、聆听专题讲座、积极参与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公证和司法鉴定从业人员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使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维护和增强行业公信力的理念日益强化。
聚焦治理重点 紧盯整治实效
我市全面落实谈心谈话工作,实现全覆盖、零遗漏,整治期间,共完成两轮谈心谈话135人次,实现了“应谈必谈”和“应谈尽谈”,增强抓好行业专项治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搭建平台征求民意,在局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整治专班办公电话,征集问题线索,同时,邀请公证、司法鉴定人员代表参加教育整顿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检查,成立工作督导组对全市公证、司法鉴定机构专项治理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在查阅工作台账、听取工作汇报的基础上重点抽选核查了所有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十八大以来档案卷宗,现已抽查公证卷宗368本、司法鉴定卷宗172本。
建立长效机制 优化执业环境
为强化司法行政对公证、司法鉴定行业的监管职能,针对在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公证、司法鉴定人员违规违法执业,不履职尽责,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制定并下发了《阜新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证机构规范执业工作的通知》《阜新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鉴定工作的通知》,草拟《阜新市司法局关于规范公证减免收费和协商收费的暂行办法》和《阜新市司法局关于规范司法鉴定档案管理的通知》等规章制度,通过加强制度约束和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行业治理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我市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公信力。
推出惠民举措 提升服务效能
专项治理以来,我市制定并向社会公开《公共法律服务便民利民十条措施》,着力从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手续、缩短办证时限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全市公证和司法鉴定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得到更多的实惠。组织公证机构在各乡镇街道设立联系点,定期或不定期提供法律咨询和公证服务,让老百姓体验家门口的服务。推进公证、司法鉴定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依法减免缓交办事费用,为困难群众维权减负,更加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