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凝聚着研发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每一次成功起飞,都承载着新时代大学生对航空航天的梦想。
10月13日,在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选手们所操控的无人机轻盈划破天际,将两包载重物准确地投放到靶心区,赢得阵阵掌声。
这是在2021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开幕式上,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进行限时载重空投项目对抗表演时的精彩瞬间。此后一周,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代表队的1700余名选手将在这里竞技。
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简称CADC),是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起。本次赛事作为目前国内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集设计、制作和飞行竞赛为一体的航空航天模型创新型赛事,是海州区乃至全市举办的最高规格的体育赛事活动之一。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阜新市政府主办,海州区政府、阜新智能无人系统运营有限公司、奥瑞思智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承办。大赛共设置9个竞赛项目,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比赛,甲组包括限时载运空投、模拟搜救、太阳能飞机、垂直起降载运和对地侦察与打击5个项目;乙组包括多级模型火箭发射与载荷回收、模型水火箭助推航天器、限距载重空投和微型折叠飞行器4个项目。
“本次比赛汇集了全国高校顶尖的航模队伍,充分体现了我国航空力量的发展和后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本次大赛检录裁判长金力同时告诉记者,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的优势与发展速度令人赞叹,也让他充分感受到了阜新推进转型振兴、推动无人机产业和城市智能智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我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机遇,采取“双招双引”、人才科技共建等方式,积极打造“院士+”“院校+”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了一批以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仅2020年,全市转化科技成果161项,研发推广高新实用技术274项,新增发明专利723件,创造社会价值超过15亿元。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达5350万元,兑付人才资金1000余万元,举办“阜新英才”发布典礼,营造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为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汇聚起磅礴的人才动力。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2021中国辽宁阜新无人机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无人机产业领域的学者专家相继作主题发言,围绕无人系统产业相关新技术、新发展及进一步推进我市智能智造产业发展壮大进行了广泛研讨。
在随后举行的2021海州区无人机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海州区与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等17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一场场大型赛事与产业论坛活动的举办,见证着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的发展与进步,也擦亮了海州智能智造产业新名片。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作为辽宁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的七大基地之一,连续举办了中国无人机竞速公开赛(阜新站)、辽宁省第五届飞行者大会、航空嘉年华等活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航空赛事、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赛事活动+产业论坛+产品会展”新模式,树立航空体育赛事品牌,传播航空体育文化,持续提升了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前来合作共建,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到海州投资兴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在这里安家扎根,掀起了共同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智能智造产业的热潮。
高水平赛事与高端论坛有机融合,“产学研用”同频共振、相融互促,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展开双翼,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推动我市无人系统产业迈上新台阶,让无人机在阜新上空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