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一直以来,细河区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厚植项目为王理念,深入推进招商工作。6月18日,细河区以首届阜新文旅商务节为契机,以“奋战‘十四五’,建设新细河”为主题,以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黄家沟夏季旅游节为载体,进一步扩大“三区三基地”影响力,广泛开展项目对接,签约重点项目4个。8月31日,再次举办奋战“黄金季”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在狠抓招商引资的同时,细河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进“老字号”改造升级。通过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新科技、新产品的科研投入,实现生产工艺上水平、设备管理上台阶、产品质量上档次。在细河区,“辽宁广厦”年产1万吨绿色建筑用集成重钢构建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投产;“天琪电子”高压固态脉冲形成模块研究技改项目即将竣工;“封闭母线”年产8000MW风电塔筒绝缘管母线技术改造项目已竣工;“鸿翔电气”升级改造高压电器外绝缘在线监测装置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源平实业”技改项目建设,新增磷矿矿种,2022年达产后产值有望突破3亿元。“辽宁汉石”年产6万立钢筋桁架自然煤矸石集料混凝土叠合楼板、双面剪力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祥瑞汽配”年产5000吨高散热高耐磨刹车盘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近日开工……一批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开工、建设、投产,为细河区经济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细河区着眼于延链、补链、强链,深度开发“原字号”,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阜新大红门生猪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营,预计年内实现产值3亿元,项目年产值可达10亿元;加快推动“辽宁鑫澳源”农产品种植及加工项目、辽宁香香(集团)食品、辽宁北茅酒业、阜新赖茅酒业技改项目实施;积极推进首农集团与“阜新小东北”及桃李园食品战略合作。努力构建绿色装备式建筑产业链。依托“辽宁广厦”“辽宁宝厦”“辽宁汉石”等绿色装配产业基础,深化与“上海宝钢”“中南建设”等全国知名企业合作,推动工业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推进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逐步形成绿色装配式建筑从研发、生产、销售、装配、施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聚焦主导产业的同时,细河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字号”,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推进“上海桁速”年产300台(套)空调换热器芯体生产设备项目落地选址,预计明年5月竣工投产,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辽宁中瑞”年产2000台光子脉冲消杀设备项目开工建设;“辽宁佰加力”年产10万吨饲料项目初步达成投资建设协议,10月份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阜新大红门生猪屠宰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中城国融阜新市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加快实施;全面推进辽宁短视频直播电商产业基地、中国文化网红孵化基地(阜新基地)发展建设,打造短视频直播产业中枢。
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细河区已经绘好清晰的发展“路线图”。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三篇大文章”专班调度,实行一周一调度,形成指挥部决策、专班攻坚的项目调度网格化管理,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围绕产业链延伸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强化“龙头”企业牵头带动,推动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积极围绕龙头企业发展上下游业务,通过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提升传统老企业的创新能力,围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做好对现有工业项目的推进工作。年内确保“辽宁宝厦”年产7.5万吨绿色建筑用集成钢结构加工生产线项目、年产360万平方米煤矸石墙板项目、辽宁中瑞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光子脉冲消杀柜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蓝图绘就,目标确定。细河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善于作为,体现作为,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