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毕业、军人出身的张国庆,从业24年来,用自己的执著追逐梦想,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一位电业工匠。
1997年,25岁的张国庆进入阜新供电系统,成为送电工区的一名检修工。刚参加工作时,张国庆对输电专业不熟悉,通过加倍学习弥补不足,掌握输电专业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他逐渐适应了岗位要求。
送电工区的工作离不开对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爬杆塔登高是家常便饭。一次,张国庆与同事一起登杆塔作业,处理线路缺陷,同事因为安全绳绑扎不牢固,险些发生人身事故。这件事触动了张国庆,“回去后我经常在想,如果不需要攀爬杆塔,就能把杆塔上的工作完成,那该有多好。”
经过细致钻研,反复实践,张国庆研制出一种利用滑轮组、翻跟头滑车法处理输电线路导线上各类缺陷的工具,主要是对线路的导线上容易出现的各种缺陷的处理,不仅操作更为简单方便,而且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很多作业时间和危险点,更能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初尝发明创造的甜头,让张国庆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发明之路走下去,创造出更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从那之后,张国庆不断钻研,多年来取得科研成果5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并在实际工作当中得到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至今,张国庆的这些科研成果已在实际工作中为企业节约资金500余万元。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张国庆24年坚守着“干一行就干好一行”的执著,一步步走到今天,多年的工作练就了其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随着社会的进步、电网的快速发展,对生产技术和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张国庆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一如既往地手不释卷,全身心投入工作,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确保电网一方平安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身处科技飞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作为国网阜新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带电作业班班长,张国庆认识到,发展带电作业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实践人才队伍。以前,由于从事输电线路工作一线作业人员理论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在实际开展带电作业过程中,往往是“会干的不会分析计算”“会分析计算的不知道现场怎么干”,严重缺乏会操作、会分析、会计算、会总结的复合型操作人才,制约着带电作业向纵深发展。这就需要一批批带电作业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为此,张国庆在努力研发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着一批有能力的年轻人,为他们树立榜样。
张国庆担任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新学员岗前培训的教学任务,在每一次培训和师带徒的过程中,他全身心投入,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和徒弟。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身边的同事也加入其中,成立了10人的创新团队,同时,张国庆带出的徒弟也在重要的岗位上取得了很多荣誉。
2018年,张国庆的发明创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公司批准,输电工区创建了“同创”工作室,由张国庆牵头,深入开展工作创新。这给了张国庆更大的舞台,更坚定了他传承工匠精神、担当光明使者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