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国内

第04版
要闻

第05版
家文化

第06版
新农村

第07版
时事

第08版
报刊征订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辟新路子 拥抱新生活
本报记者 何宝庆

    听说过“致富带头人”,听说过“养殖专业户”,听说过“种植大户”,听说过“孝道人家”,却是第一次听说还有“美食人家”。不久前,阜蒙县旧庙镇祎景村表彰各类优秀人才,村民贺艳春获评“美食人家”奖。

    领奖后,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贺艳春这个奖可不一般,是经营了20年才得到的。

    20年前,31岁的贺艳春想到了在村里开一家商店。这个想法怎么来的?以前,贺艳春曾经在旧庙镇供销社上班,卖过副食品、针织品、粮油等。看到供销社生意红火,就有了自己开个商店的念头。20年前,正值改革开放大潮,大家都在想办法发家致富,贺艳春和妻子李景华一商量后,第二天,“理想”就付诸实现了。

    祎景村有200多户人家,当时村里没有商店。贺艳春的商店一开张,就顾客盈门了。一些小的生活必需品,大家不用再去镇上买了。后来,贺艳春将自家的房子翻盖成二层小楼,买了轿车和微型面包车。面包车用来上货,轿车用来享受生活。好的生活条件让儿子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在古城西安找到了工作。

    祎景村有一株200多年的老榆树,是这个村的一处风景,这株老榆树就在贺艳春的院子里。每年从春季开始,一直到秋天,前来观看老榆树的人络绎不绝,这也给贺艳春带来了不少商机。为了给游客更多购买本地商品和农产品的机会,贺艳春又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高粱、玉米、绿豆、谷子等,全部机械化耕种。高粱、玉米等卖给养殖户、酿酒的商家。绿豆、小米更多的卖给游客。去年,祎景村风调雨顺,贺艳春的高粱亩产1000至1200斤、苞米亩产1000斤以上、绿豆亩产200斤左右、谷子亩产五六百斤。这样算下来,贺艳春的商店就有了很多的自产农产品,满足游客的需求。

    祎景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子明表示,我们表彰贺艳春,其实是在表彰其“敢为人先”的勇气、精神和创新意识。20年前,贺艳春就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商店,不仅方便了别人,也为自己找到了发家致富的路子。20年过去了,贺艳春的家庭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新时代,新作为,就要有新思想,开辟新路子,拥有新生活。

    贺艳春说:“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我的买卖也要与时俱进,尽量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1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国内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家文化
   第06版:新农村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报刊征订
小七家子村:青青牧草 助民增收
打造鸭蛋品牌 争当致富能手
安装路灯两百盏 点亮村民出行路
我市举办 农机安全生产培训
开辟新路子 拥抱新生活
大地稻谷香 奏响丰收曲
丰收了, 更要珍惜粮食
做实产业 扮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