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飘香,笔者走在广袤的阜新大地,看到的是满山遍野的丰收景象。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在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基础上,我市农业丰收已成定局。这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生福祉的一个标志。
但是,越是这个时刻,越要我们的清醒。《悯农》诗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道出了粮食粒粒珍贵,来之不易。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耗大国。经过党和政府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实现了脱贫致富,实现了全面小康。但是,这些不是我们可以浪费的理由。笔者在农村看到,高科技的机械收割后,农民们依然将遗留在地上的果实收到囊中。这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土地的尊重,是对果实的尊重。
从农耕社会走到今天,沧海桑田,都离不开粮食。粮食,滋养我们的生命,滋养我们的血脉,片刻不能分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们“进化”到今天,生产粮食已经不再“费力”。但是,一定要知道,一丝一缕,来自不易,凝结了劳动者的心血,浪费真是“极大的犯罪”。
因为条件好了,物质资源丰富了,浪费现象还在很多领域存在。饭店里,杯盘狼藉后,剩下很多;家庭聚会,图的就是高兴,剩下的比吃的多……暴殄天物,让人心疼,更应该让人深思。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也要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尤其是粮食生产,要经过很多工序,耕作、肥料、收成……不要小看你碗中的一粒粮食,他们,凝聚了劳动者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