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国内

第04版
要闻

第05版
家文化

第06版
新农村

第07版
时事

第08版
报刊征订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启海州转型振兴新征程

    (上接第一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精“福新草莓”“南瓦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建设乡村旅游项目,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做大做强智能制造产业。李志军表示,海州区将立足全市智能城建设,主动发挥主战场作用,加快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和北京延庆·辽宁阜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壮大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优势。要进一步做大企业孵化器,依托“清华启迪”“58科创”,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吸引团队、留住人才、集聚资源,引进更多的智能制造项目,打造成熟饱满的产业链、生态圈,辐射赋能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同时做强科技创新平台,巩固拓展CADC无人机大赛成果,加强与70余所高校合作,发挥智能无人系统产业顾问委员会作用,做大北京理工大学无人系统研发中心、高校实训基地等项目。支持“奥瑞思”“久星钛业”等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源头创新。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发挥独特空域和拎包入住优势,加强与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及“北京轻航紫荆”“辽宁通航”等企业协会的合作,加快建设工业级大荷载无人机、涡轮发动机、无人机复合材料机身、软体无人机研发、警用无人机生产线等项目,打造无人机产业园。充分发挥赛事引领作用,发挥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作为辽宁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的优势,持续举办无人机竞速赛、飞行器设计挑战赛、航空嘉年华等活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航空赛事、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融合发展,树立航空体育赛事品牌,传播航空体育文化,提高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对外知名度。

    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上,李志军表示,海州区将对标“四个一流”,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对标一流设施,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应进必进”“三集中三到位”,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对标一流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对标一流服务,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广“项目管家”制度,加强诚信海州建设,持续增强企业群众获得感。对标一流效率,完善事项清单,规范办事流程,打造全市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限最短、办事最便利的政务环境,全面优化营商品牌效应。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李志军说,海州区将牢记为民宗旨,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强化社会保障,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海州教育品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质量,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成事之要在于实干。李志军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州区将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只争朝夕,扎实工作,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再作新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1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国内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家文化
   第06版:新农村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报刊征订
关注燃气安全,警惕密闭空间
防疫知识小课堂
我市开展燃气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公告
市委涉粮问题专项巡察 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
开启海州转型振兴新征程
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横穿马路实不该
义诊进社区 共创文明城
推进“带土移植” 推动科技创新
我市举行国防教育讲师团成立暨受聘仪式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进职工之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