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家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国内

第04版
要闻

第05版
家文化

第06版
新农村

第07版
时事

第08版
报刊征订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朝身入党 一生心向党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共产党员梁恩庆
离休后的梁恩庆依旧精神矍铄
梁恩庆经常到校园为学生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徐德刚 本报记者 何宝庆 摄影报道

    走进梁恩庆老人的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书桌上端端正正摆放着的军功章和纪念章。看到这些,记者的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战歌。老人书桌上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放大镜说明老人红心依旧,还在学习党史。

    这么多年,梁恩庆胸前总是佩戴着鲜艳的党员徽章。梁恩庆告诉记者:“我今年95岁,有幸赶上党的百年华诞,更有幸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由衷地希望我们的党永远年轻,永远风华正茂,希望我们的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幸福快乐……”

    1.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

    梁恩庆1948年10月参加工作,最初在原锦州铁路分局电务段上班。1950年12月,为了响应祖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他毅然选择与本单位14位同志一道应征入伍,入朝作战。跨过鸭绿江后,他被分配到铁道兵团,先后在朝鲜介川、熙川2个电务段担负铁路电讯保障任务。

    当时,美军的飞机每天无数次地飞到朝鲜后方轰炸铁路,而铁路通讯一旦中断,就会严重影响我军对前线的补给运输,这就需要我军时刻排除铁路沿线的飞机炸弹,以便保持铁路信号线畅通。

    然而,敌人的炸弹分很多种,有瞬间爆炸的,有延时爆炸的,还有移动爆炸的,最难处理的就是延时爆炸和移动爆炸的。在作战中,梁恩庆和他的战友们在敌机投弹时就要开始记录投下炸弹的数量,并记住爆炸了几颗,没爆炸几颗。爆炸的有弹坑,直接去弹坑处检修信号线;没爆炸的地方没有弹坑,爆炸的落点就很难找。但为了排除隐患,梁恩庆和战友们义无反顾,他们沿着铁路线一米一米地搜寻,将查到的炸弹转移出铁路沿线,引爆后才算完成任务。

    就这样,梁恩庆和战友们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沿铁路线排查和移除炸弹,确保完成维护铁路信号畅通的任务。其间,有2位战友就因移除炸弹而壮烈牺牲,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1952年5月31日,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不得不承认:尽管“联合国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补给供应,但中国人民志愿军仍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了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所说的奇迹,就包括梁恩庆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梁恩庆因出色完成排除炸弹任务而获得军功章。他经常跟孩子们讲:“在朝作战期间,许多战友都留在战场上,我能活着回来是幸运的,我们都要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为党好好地工作!”

    2.

    教书育人的良师

    1954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梁恩庆回国后服从组织安排,先在锦州铁路马仗房地区工作,后到沈阳铁路局阜新铁路分局,任教于市铁路中学,先后担任学校团委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务。

    在教师的岗位上,梁恩庆一干就是38年,桃李满天下,赢得了老师们的尊敬和学生们的爱戴。期间,他多次获得各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他的很多学生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典范。

    刘兴民是梁恩庆的学生,后来担任市铁路小学党支部书记。他说:“梁老师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家卫国的功臣,他更是阜新铁路地区普教工作的老前辈,为地区普教工作的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一生忠诚于党,工作上讲方法、讲策略,对党的政策永远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他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多年一同走过,梁恩庆的身边人一提起他,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很多年前,孙凤兰一家曾得到过梁恩庆的帮助。孙凤兰回忆说,她的父亲孙俭与梁恩庆一起从锦州马仗房来到阜新市铁路中学工作。当时,孙俭在市铁路中学食堂上班,家里有5个孩子,全家7口人。有一年,赶上单位给职工分配福利房,梁恩庆按组织规定分了一套大房子。然而,梁恩庆知道孙俭家人口多,就向组织提出把这套大房子让给孙俭家住。最终,孙俭一家住进了本来应该分给梁恩庆家的那套大房子。每当孙俭一家人提起这件事,梁恩庆总是摇摇头:“这算什么事?不要提,不要提!”梁恩庆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作为党员,他做事总能为别人着想,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梁恩庆一直把人民放在心中,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普教工作中来。

    至今,梁恩庆也经常对依然在教师岗位上的子女们说:“要好好工作,对学生教育要讲究方法,要用耐心和热心开展教育工作。”正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深深地影响着儿女和晚辈们,由此,他的家庭三代人中有5人从事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教育工作。

    3.

    离休生活中的好党员

    自1949年1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起,党旗就一直飘扬在梁恩庆心中。

    梁恩庆在学校离休后,始终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组织关系移交到哪个部门,他都第一时间与组织取得联系,按时足额缴纳党费。一直到现在,95岁高龄的他即使行动不便,也常嘱咐儿子按时缴纳党费,晚一天都不行。

    有一次,梁恩庆的四女儿回家时佩戴着党员徽章,老人家望着党员徽章,用手触摸了很久很久,于是让儿子再缴党费时向组织也申请了一枚党员徽章。当时的地区党组织高度重视,郑重地向老人家颁发了一枚党员徽章。从此,这枚党员徽章一年四季都佩戴在梁恩庆的胸前。

    梁恩庆总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党忠诚。”近年来,他关心国家大事,继续保持撰写学习心得的习惯,并认真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他说,自己虽已离休,更要好好学习,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这是自己离休后的重大政治任务,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对党忠诚,无论自己还是家人,都要树立清风正气的作风,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尽管离休了,梁恩庆还担任着铁路教育系统的关工委工作。梁恩庆经常来到校园,为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常常对子女和晚辈说:“你们都要努力工作,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争取入党。”他的大女儿说,父亲的榜样力量是我们努力前行的灯塔。

    每逢节假日,孩子们从全国各地回家相聚之时,梁恩庆都免不了嘱咐孩子们要努力工作,梁恩庆做人美德与做事原则,也深深地影响着子孙。

    梁恩庆对子女的教育和对家风家训的传承,都离不开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情怀。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一生中,在工作方面,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我没有一次受过领导的批评和指责;我做到了不贪不占,两袖清风。所以,我走在大街上一点儿都不心慌。我的6个子女,个个是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好孩子,谢谢我的孩子们,你们完成了我的心愿……”

    今年6月末,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市老干部局和海州区老干部局的同志来到梁恩庆老人家中,代表组织向他赠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念章和党史学习材料等政治生日礼物。梁恩庆老人激动地说:“我衷心感谢党组织对我们老党员的关心关爱,也祝愿我们的党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1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国内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家文化
   第06版:新农村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报刊征订
一朝身入党 一生心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