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辉 本报记者 黄萍
近年来,在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派出所时刻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目标,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有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展示全市公安机关“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成效和涌现出来的优秀公安派出所先进事迹,从今日起,请您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走近这一个个优秀先进集体,深入探访这些“排头兵”有哪些创建“绝招”?感受他们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区治理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和坚定力量。
阜蒙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打造智慧警务 解锁平安密码
“智慧警务,助力民生”是阜蒙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一张特色鲜明的名片。近年来,城西派出所怀问计于民之心,行施策为民之举,以多元化解、警民共治、智慧警务、贴近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警务体制和勤务机制创新,有力推动辖区打防管控服工作,与时俱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中,城西派出所以“矛盾纠纷不上交”为目标,积极搭建“警务室平台、调解室平台、法律诊室平台”3个化解平台,通过建立“三调联动”机制,由城区街道统一领导,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社区(村)联勤联动化解矛盾纠纷。邀请律师、法官、民警利用网络为当事人提供线上“问诊”服务,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
在社会管控方面,城西派出所以“平安不出事”为根本目标,加强对社会资源的串联整合,注重发挥警民共治整体合力。通过采取优化社区网格、开辟网上阵地、狠抓防范宣传等举措,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覆盖式管控,进一步推动更具实效的智慧公安建设。
在服务企业方面,城西派出所以“服务不缺位”为目标,倾心打造了5个驻企警务室,由“下社区、访企业”变为“在社区、驻企业”,同时,认真落实民警包扶企业制度,定期召开警企座谈会,推行惠企措施,当面征求意见,此外,城西派出所加强“一站式”窗口建设,实现了六大领域73项公安业务“一站式”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保障水平。
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城西派出所积极探索智慧警务新模式,不断提升派出所内在实力。城西派出所建立了综合指挥室,加强社会视频资源应用,在案件办理和社区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年初以来,已侦破刑事案件29起,抓获逃犯25名,抓获跨省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37名,追回赃款65万元。
海州公安分局和平派出所立足主责主业 创新服务举措
海州公安分局和平派出所辖区地处我市商业中心区,治安环境复杂,各类警情多发。此前,这里社情民意复杂,纠纷与案件不少。如今,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大降低,治安警情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得益于和平派出所正在全力创建的“枫桥式派出所”工作,他们立足公安职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实现了“秩序好、治安佳、服务优、百姓安”的目标。
平安是和谐之基,百姓所盼。和平派出所紧紧抓住“平安稳定”这一主线,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积极做好防范、排查和化解3个环节工作。结合日常巡逻、民警办案等工作,深入辖区走访调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实时掌握动态动向,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和平派出所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安”的工作思路,营造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年初以来,和平派出所共侦破3类侵财类案件80余起。2020年以来,共侦破各类涉企案件62起,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和平派出所主动提供“服务清单”,发放一扫清便民服务卡。充分尊重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变“我要服务”为“我能服务”。开通网上绿色通道,户籍窗口实行上门服务,预约办理,依托财政部门“非税缴费”平台,实现身份证办理电子支付,切实解决“多头办,路多跑”的难题。
今年4月,在海州公安分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和平派出所完成一楼便民办事大厅改造工作。在宽敞开放的办事大厅内完成了服务大厅区域基础建设、办事指南公示板的分类整合、便民服务设施提档建设,以“五个规范”擦亮公安窗口。同时,在大厅内建设彩色LED屏,循环播放优化发展、助力营商工作的新政策、新举措,插播公安宣传片、警示教育广告、法制知识讲座,让进出派出所的办事群众感受到公安新政策的变化和影响,增强了办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细河公安分局新兴派出所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发展
近年来,细河公安分局新兴派出所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主动站位大局、积极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全面打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贴心高效的政务环境、惠民兴企的服务环境、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美丽清新的人居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新兴派出所在服务群众工作中,结合派出所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全面落实“三办”“四个一”“五个一办”等服务承诺,让办事群众少跑腿、不跑腿。新兴派出所开通绿色通道,主动上门跟进,为特殊群体贴心服务;采取增加警力、延时办证、分流办证等方式,满足申请人在办证集中时间段的办证需求;全面执行降低落户条件等政策规定,引导群众在网上预约、申报,简化办理手续,实现临时身份证当天可领取,省内户籍迁移一站式办理,最大限度方便百姓办理落户。年初以来,新兴派出所共为群众一站式办理省内户籍迁移70余人次,快速办理居住证80份,接受网上咨询60余人次。
此外,新兴派出所创新“警律联调”新机制,在派出所与律师事务所之间建立远程会议系统,由该所律师全时全天候对一些需要律师介入的案件进行调解,确保了调解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大大提高了调解效率和成功率,有效促进社会和谐。截至目前,通过“警律联调”工作新机制,新兴派出所成功调解疑难纠纷12起。
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新兴派出所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以“驻守一方、平安一方、造福一方”为己任,积极深入辖区各商户、商街、商业圈,采取召开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主动上门征求企业和商铺的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为企业和商铺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等各项工作。年初以来,新兴派出所共侦破涉企案件8起,抓获违法嫌疑人9名,组织民警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40余次,防盗防骗宣传30余次,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单2000余份,为130名从业人员提供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防盗、防骗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
太平公安分局建设派出所坚持民意导向 守护辖区平安
太平公安分局建设派出所是具有光荣传统的优秀先进集体。走进建设派出所荣誉室可以看到,荣誉奖杯、牌匾和群众送的锦旗几乎挂满了两个墙面。建设派出所曾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辽宁省文明单位标兵”“辽宁省枫桥式派出所”“最佳警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个老典型缘何能经久不衰而且还能不断焕发新的魅力?连日来,经过深入走访得出结论:以党建促队建、发挥职能作用、真心服务群众,是建设派出所的制胜“秘诀”。
在“枫桥式派出所”创建过程中,建设派出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采取理论学习、瞻仰革命遗迹、重温入党入警誓词等形式,接受党性洗礼,传承红色基因,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公安工作实践。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的阵地建设,依托“学习强国”、微党课等平台,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自1985年建设派出所成立以来,共历经15任所长,负责“盲人楼”的社区民警换了6茬,但始终将照顾残疾困难群体视为己任,将爱心接力棒在一代代青年民警手中传递下来。从打扫卫生、搬家运煤、理发购物到看病、修房子、教育子女,派出所始终把照顾残疾困难群体当作责任,延续爱心传递,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赞誉。今年5月,建设派出所组织民警到太平区启智学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心手相牵、共享阳光”走访慰问活动,为61名特殊学生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建设派出所始终把为辖区企业服务当成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从服务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积极走访辖区企业,充分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助力辖区内的企业健康良好发展。建设派出所坚持定期走访辖区企业,在疫情期间更是为辖区企业送去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品,并加强在辖区企业周边的巡逻力度,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环境。年初以来,建设派出所坚持以打开路,相继侦破一系列有影响的侵财案件,得到辖区企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