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国内

第04版
报刊征订

第05版
要闻

第06版
新农村

第07版
时事

第08版
报刊征订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樱桃花开喜迎春
——农博士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见闻

    本报记者 常延春

    寒冬时节,室外虽然滴水成冰,但在阜蒙县阜新镇巨力克村的农博士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樱桃种植园区内,却是温暖如春,一簇簇洁白的樱桃花挂满枝头,竞相绽放,特别喜人。

    “在授粉完的第3到5天,要进行花瓣的除疏,花瓣的除疏主要是有利于果子的膨大,果子的成型。”合作社负责人肖博告诉记者,今年冬季气温较低,樱桃树休眠时间长,果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调整,花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樱桃上市时间也将相应的提前,从现在开花长势看,如不出意外,有个好收成问题不大。

    2016年,肖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学历高收入稳定,始终是父母的骄傲。回乡创业,起初家人是一百个不同意。“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得回来种地?供你上学就是为了让你当农民的?”然而,家人的反对并没有改变他的选择。认定了土地里也能长出“金疙瘩”,他便全力以赴为梦想打拼。

    经多方考察和筹资,肖博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了25户(其中贫困户12户)村民的125亩耕地,投资330万元建设暖棚12栋,成立农博士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暖棚香瓜、西红柿等产业,年产值近200万元。几年来,他已成为当地发展设施农业的“领头羊”。2018年,肖博另辟蹊径,把目光投向了樱桃种植,从大连引进8年生的樱桃树900棵,发展15个暖棚。第二年,果树进入丰产期,收益大幅增加。“虽说去年突发雪灾损失两个樱桃棚,按现在状况估计,今年一棵树能产75至95斤果,产量一年比一年大。”

    据了解,多年来,巨力克村民一直以种植大棚香瓜和西红柿为主,为了丰富大棚种植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拓宽致富渠道,敢想敢干的肖博才笃定开展樱桃种植,而周边乡镇中目前也只有他一人试种大棚樱桃。

    能不能吃好樱桃这碗饭,最终要靠市场说了算。“一样种樱桃,人家凭啥买我这个新棚子的?”肖博站在顾客的角度换位思考,快速确定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种植模式,及生态采摘、市场批发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准确的定位、超前的思维,让果园建设与经营顺风顺水。肖博说:“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是每斤100元左右,咱这樱桃采摘时都特别新鲜,采摘价格应该更高。”

    樱桃园不仅实现了肖博的创业梦,也为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提供了条件。如今常年在合作社里打工,负责日常管理的村民就有10人。“修枝、摘果都是做惯的农活,没寻思一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钱。”正在棚里干活的农民赵兴武说起这份家门口的工作高兴地合不拢嘴。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更多人脱贫才让我的创业梦想变得更有价值。”致富不忘乡亲的肖博,不仅在用工上优先考虑贫困户,更多次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管理技术,提高就业技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1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国内
   第04版:报刊征订
   第05版:要闻
   第06版:新农村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报刊征订
我市开展妨碍河道 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樱桃花开喜迎春
今年的水果分外香
引导村民安全文明过大年
大集火红年味足
政企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巧手剪纸迎新春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云”上囤年货 欢乐庆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