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奋斗青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国内

第04版
报刊征订

第05版
要闻

第06版
奋斗青春

第07版
国际

第08版
报刊征订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19日 星期二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善大爱传递温暖 真情服务情满社区
本报记者 张玉飞 包颖 摄影报道
图为百亩园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现场。

    日前,彰武县彰武镇百亩园社区入围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推荐名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看他们如何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故事——

    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给不方便下楼的邻居送去生活用品,在小区进行防疫宣传,为入户采集核酸的医护人员领路,与居家隔离人员微信“聊天”进行心理疏导……4月11日,当彰武疫情来袭,有这样一群社区志愿者,他们化身“宣传员”“信息员”“跑腿员”“疏导员”,用实际行动支持防疫,成为温暖的传递者。

    哪里有需要,志愿者就在哪里。在彰武县彰武镇百亩园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居民们的习惯,更成为社区的一种时尚。

    创新服务 打通“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居民宅在家里不出门,生活垃圾处理就成了问题,志愿者主动帮助居民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有的居民需要居家隔离,日常生活物品的采购成问题,志愿者说,‘买菜问题包在我身上’。”

    ……

    刚刚过去的一场战“疫”,百亩园社区党总支书记赵焱再一次被社区的志愿者打动,大家的互帮互助,让社区变得更加有温度。     

    志愿者的故事,每天在社区各个角落上演。

    “我们是社区的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昨晚开始下雪时,大家就主动在微信群里交流起雪停后如何做好社区的除雪工作……不用谁张罗,类似这样的事早就成了我们志愿者团队的习惯。”志愿者仲秀华告诉记者:“眼下,疫情防控是社区志愿者的工作重点,近段时间,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忙得火热。”

    记者了解到,目前百亩园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内容几乎涵盖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2016年百亩园社区成立第一支学雷锋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开始,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有爱心助老、治安维稳、文化艺术、扶贫济弱、环境卫生、政策宣讲、巾帼服务、文明新风等12个志愿服务团队,社区志愿者人数达643人,实施更精准的常态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多年来,百亩园社区以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为起点,在为民服务方面不断尝试创新。2019年9月,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这一平台,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更加完善。在“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标准、有菜单、有实践”的标准下,社区创立“4+1+1”模式,即:科技科普、文体活动、书画艺术、理论宣讲4个功能室和1个志愿服务中心、1个红色讲堂,把志愿服务与社区党建深度融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无微不至 打造温暖大家庭

    细微之处见真情。近年来,百亩园社区通过不断规范、整合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各种烦心事和揪心事,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浓厚氛围。各个志愿服务队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微服务”打造温暖的大家庭。

    针对社区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医疗卫生服务队不仅会定期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还专门为每位老人订制了科学的日常食谱。社区居民张柏华是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而且体弱多病。几年来,社区志愿者赵秀杰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长期照顾着张柏华。“每天出了自己家门,她头一件事就想着到我家来看看,要不就一天不放心。她家里要做了啥好吃的,也一定会给我送过来。”张柏华说。

    去年11月7日,阜新罕见的大暴雪阻断了百亩园社区低保户王思雨家出行的道路。社区4名便民服务队的志愿者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从马路边上向小巷深处铲坚冰除积雪,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为王思雨家打通了一条通往大道的小路。

    家住六楼的居民家里漏水,冲了楼下,气头上的两户人家在物业群里吵了起来,群里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将两家人叫到一起做工作,一番劝导协调后,两家人握手言和。

    “社区工作很琐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桩桩件件关乎居民的幸福感。”采访中,赵焱说起社区发生的大事小情如数家珍:“及时掌握居民的实际需求,打造常态化微志愿服务,辖区居民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良性互动 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百亩园社区记者看到,这里有日间照料室、谈心室、图书室、妇女之家、红十字家园等多个主题活动室和便民服务设施,同时为居民提供共娱共乐交流平台,有效促进群众深入交往交流,融入社区氛围。

    在志愿服务的带动下,社区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社区共享共建圈,文化娱乐圈、理论宣讲圈等呈现出“圈圈做志愿,圈圈有实效”的态势,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居民之间的信任。社区居民遇到困难联系志愿者,志愿者的良好服务吸引更多人参与,做志愿服务已成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新选择,这种良性互动,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双提升。

    “我们社区的特点是城乡混居,既有平房区又有楼房区,通过多年来的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发生了可喜变化。居民精神面貌变了,笑脸多了,邻里纠纷少了,治安案件已连续多年为零。”赵焱欣喜地说。

    几年来,百亩园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屡获殊荣,2017年,省精神文明办授予百亩园社区“省基层志愿服务双百示范点”;2019年,省妇联授予百亩园社区“巾帼学雷锋省级示范社区”;2021年,省精神文明办授予百亩园社区“辽宁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1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国内
   第04版:报刊征订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奋斗青春
   第07版:国际
   第08版:报刊征订
赴汤蹈火无所惧 竭诚为民有所为
校园里的皂角树
春风志愿者 抗疫服务忙
完善志愿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
小善大爱传递温暖 真情服务情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