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剑圣耗尽心血,只为铸干将、莫邪两柄宝剑,传承后世,万世不忘。铸剑过程之艰,远非常人所想。首先就要将剑料置于熔炉,取极高之温,取剑之原料。接下来便要浇铸,即定型。锻打,即千锤百炼,以提高韧性。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淬火。假若剑质地不匀,在高温和极寒的冰与火之歌中开裂,那就前功尽弃。若无经验,则不可能造出绝世良剑。
由此观之,只有经历磨难,不畏艰险,抗得住高温,也耐得住极寒,才能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面对风雨,要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敢于直面挫折。陶渊明几次初仕,最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正如诗云:“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写出来他对于官场尔虞我诈生活的厌弃,有悖于他为一方勤政爱民父母官的追求。也许从此世间少了一名为民请命、恪尽职守的官员,却多了一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徐霞客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心中秉持“朝碧海而暮苍梧,睹青天而攀白日”的心念,纵使前路艰险,历经30多年的行走,与自然为伍,以时政为言,著成了现存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他们都曾身处困境,也曾痛苦失望,可他们未曾放弃,最终成就了令人惊艳的辉煌。
面对困难,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行动,敢于和挫折斗争到底。
忆往昔,文天祥面对百万金兵,丝毫不惧,他誓死抵抗,虽最后兵败,但浩然之气尚存,写下《过零丁洋》这篇饱含血泪的千古绝唱。牢狱中,面对金兵的诱降,他严词拒绝。刑场上,他面色凝重,朝着南面的方向三拜之后,英勇就义。
看今朝,塞罕坝上三代护林人不懈努力,从第一代的无水、无电、满天飞沙,到现在满眼绿色,无限春光,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种植林。一代代塞罕坝人直面困难,克服艰险,获得了“地球卫士”的称号。他们明知面前荆棘丛生,却一往无前,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吾辈青年应以坚持为基,以努力为砖,以担当为梁,为构筑自己的理想之城不懈努力。行文至此,愿与诸君同往!
(作者:市实验中学高一五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