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粮斤草,指的是出一斤粮食就会出一斤秸秆。过去秸秆处理是一件耗时耗力的麻烦事,如今,在秸秆资源“五化”的推动下,我市农户不再为秸秆烦恼。
“以前是不敢烧,现在谁还舍得烧啊?咱地里的秸秆用处大着呢!”日前,在彰武县大四家子镇扎兰营子村的一处玉米田里,两台秸秆打捆机正在田间作业,负责回收秸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乃安兴奋地说。经过处理后的“秸秆蛋”,可以作为饲草更好地加以利用。饲草是养殖户眼中的“宝”,冬春两季充足的干草必不可少,机械化收储秸秆制作饲草为养殖户摊薄了饲料成本。
这边的秸秆收储热火朝天,另一边秸秆的能源化利用也同步进行。记者走进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的阜新惠农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只见高大的凉水塔正在进行散热。“所用秸秆多从半径200公里以内区域收购,既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又增加了农户额外收入。”在公司总经理初臻群看来,与煤等化石能源不同,秸秆是零碳生物质清洁能源,将其加以能源化利用,有益于生态环保和能源结构优化。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始终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坚持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因地制宜形成肥料化、饲料化为主,兼顾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的多元利用格局。2024年,全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270万吨,可收集资源量约254万吨,利用总量约23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2%。
——秸秆饲料化利用取得新成效。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开展青黄贮饲料化利用,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等种养结合模式,扩大饲用玉米、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助力畜牧产业做大做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