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高达20.43%,其中8%~16%的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虽然甲状腺结节属于慢性疾病,病程进展缓慢,但面对如此之高的发病率,绝不可忽视它的存在,到正规医院进行筛查,做出专业的诊断是有必要的。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部出现的局限性肿块,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是处理这类疾病的前提和重点。在鉴别良恶性结节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医生会根据甲状腺超声检查特征进行专业的评分评级,进而初判良恶性。评分评级较高时,再进行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判断良恶性。
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需要警惕“过度治疗”的现象。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无需特殊治疗,仅需门诊定期复查、监测其变化即可。
对于有症状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结节影响外观且患者强烈要求手术的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原则上首选手术治疗,但是对于直径小于10mm的甲状腺癌,若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可通过门诊密切随访、定期复查的方式来监测其发展变化,一旦出现生长速度过快的情况,需立即手术治疗。
由于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一刀切”的心理,希望通过手术彻底消除隐患。然而,由于甲状腺产生的激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补充甲状腺激素,并且手术后也存在神经损伤、低钙等风险,所以严格把握手术治疗指征是治疗的关键。
甲状腺疾病“无需治疗,无需筛查”的观点同样不可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甲状腺癌的治愈率。
在面对甲状腺疾病时,应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对于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医生在全面评估后做出判断。
对于有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手术方案的制订是重要环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结节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也应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积极参与决策。(据大河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