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科技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图片新闻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热线民生

第a4版
聚焦2022全国两会

第a5版
聚焦2022全国两会

第a6版
省内

第a7版
人与自然

第a8版
作品选登

第b1版
新闻关注

第b2版
时事

第b3版
天下事

第b4版
体育

第b5版
文娱

第b6版
科技馆

第b7版
健康

第b8版
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10日 星期四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午时刻总推迟 太阳“犯懒”为哪般

    春寒料峭,中午晒会儿太阳是种享受。不过你注意到了吗?2月的太阳有点“懒”:正午时刻总是推迟。这是为什么呢?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所谓正午,是太阳来到正南方的时刻。大家一般以为,每天12点太阳会运行到正南方向,此时正午到来。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正午和12点之间常常存在时差,这与我们所用的时间系统有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古以来,人们根据太阳的周日运动来安排生产生活。这种以真实太阳视运动为依据确定的时间系统叫真太阳时。但是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和黄道赤道交角的影响,真太阳时是不均匀的,无法满足现代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需求。为了得到一个更均匀的日常时间,人们假想太阳平均运动而得到了平太阳时。我们所熟知的格林尼治时间,又称为格林尼治平太阳时。

    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之间存在时差,这个差值区间在负14分钟到正16分钟之间,正午的时刻也因此相应提前或者延后了。事实上,一年之中时差为零的只有4天,一般发生在4月16日、6月13日、9月1日、12月25日附近。2月的时差保持在极小值附近,即负14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最近是一年当中太阳推迟“值班”最久的一段时间。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计时的依据已经不局限于天文观测。目前科学上采用更为精确的时间体系:原子时。原子时以原子内部发射的电磁振荡周期为基准,是一种较为恒定、均匀的时制。国际单位制的时间单位“秒”就是以原子时来定义的,是三大物理量的基本单位之一。

    “现在人们日常所用的时间与原子时相比,每1至2年会有大约1秒的时差,通过提前或后拨1秒来进行调整。”王科超说。据《科技日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1
   第a1版:图片新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热线民生
   第a4版:聚焦2022全国两会
   第a5版:聚焦2022全国两会
   第a6版:省内
   第a7版:人与自然
   第a8版:作品选登
   第b1版:新闻关注
   第b2版:时事
   第b3版:天下事
   第b4版:体育
   第b5版:文娱
   第b6版:科技馆
   第b7版:健康
   第b8版:特别策划
古人驯化野羊初衷或是“存储活羊过冬”
研究发现远古章鱼 有10条腕
澳研究发现一些常用药 可能影响人体对新冠病毒免疫反应
联合国报告:今后20年世界面临多重气候危害
正午时刻总推迟 太阳“犯懒”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