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博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图片新闻

第02版
城事

第03版
关注

第04版
报刊征订

第05版
娱乐

第06版
旧闻

第07版
博闻

第08版
报刊征订

第09版
报刊征订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文体大观

第12版
报刊征订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07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阜新晚报 | 周末 | 星期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心抗疫 大数据显身手
2月20日,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大数据掌握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的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蒋友青 摄
2月11日,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智慧玉泉指挥中心接听便民服务热线“960116”。 丁根厚 摄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行查询、新冠肺炎AI辅助诊疗体系……疫情发生以来,一个个大数据相关产品层出不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国铁集团利用大数据分析货运需求,安排错峰返程运力、动态增减列车;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等推出“密切接触者测量仪”APP,让公众自行查询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健康码等创新应用从技术上避免了“填表抗疫”……面对此次疫情,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发挥所长、大显身手,在加强联防联控、疫情态势研判、保障物资供给、辅助医疗诊断、调度交通信息、城市智慧管理等方面,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A

    疫情信息早知道

    “紧急扩散!急寻这些同行乘客”“这些车次、轮船、航班发现患者,急寻同行人!”……疫情发生初期,许多人都看见或转发过类似这样的寻找与新冠肺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新闻信息。

    小蔡曾于1月初到武汉出差过几天,每次看见这样的信息,她都心头一紧,赶紧点进去一一查找,生怕漏过一条。后来,朋友转发给她一个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查询之后,小蔡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只需要输入日期和车次、航班号,就能一键查询,特别方便。”小蔡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量大,不止是经过武汉的人,有出行经历的人都可以查一查,一旦发现乘坐的交通工具出现了感染者,同乘的人就应该做好防护,暂不外出,居家隔离观察,这也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一键查询的便利,显示出大数据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能力。其实,这款工具的开发人员童先生就是在看到新闻寻人的帖子后,觉得图片寻人不方便查询,便想着用自己擅长的技术来实现快速便捷查询。1月27日,包括童先生在内的8人团队用时一天就做好了这款小程序,当天22点半,第一版小程序投入使用。

    用技术实现疫情信息的快速查询,防疫期间,类似的应用不少。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小区查询也被广泛使用。通过这款应用,用户能查询周边的疫情状况。周边小区是否有确诊病例、所在城市确诊病例分布在哪些小区等信息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据百度地图发布的数据,百度地图上线的“疫情小区”专题地图,已覆盖261个城市上万个疫情场所。截至2月24日,该功能累计查询近1亿次。

    防疫期间,公众获取真实、权威的信息至关重要,地图应用结合出行大数据,推出了系列实用产品。例如,发热了怎么办?周边有哪些发热门诊?百度地图联合健康中国上线发热门诊地图,为用户合理就医、及时就医提供了便利,这一应用已累计覆盖全国361个城市的上万个发热门诊。

    健康状态“一码通”

    “先生,请出示您的健康码,谢谢!”近日,在杭州工作的何先生准备去便利店买点东西,进门时却被服务员叫住,他赶紧掏出手机,亮出自己的绿色健康码。

    何先生的健康码类似常见的二维码,颜色为绿色,实时更新,上面写着:杭州健康码绿码,凭此码可在本市范围内通行,请主动出示、配合检查。“现在杭州全市‘一码通’,健康码是数字化的健康证明,就跟电子通行证似的。”何先生说。

    原来,何先生手机里的健康码,是杭州市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方便广大市民、待返杭人员正常出行,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创新采取的一项数字化管理措施。杭州市民和拟入杭人员可自行在线申报,通过审核后,将产生一个颜色码。绿码可通行,红码和黄码需按规定隔离并完成规定天数的健康打卡,才能转为绿码。

    2月16日22时,全国首趟复工人员专列由贵阳北抵达杭州东,这趟列车上的近300名贵州籍乘客,就是凭借健康码顺利返杭,成功回到杭州近60家企业恢复工作。其中一名名叫王珍波的工人说,原本在贵州,出村需要提供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一番沟通后,当地政府开出了绿色通道,王珍波和13名老乡凭杭州健康码出了村,乘上了返杭高铁。

    据介绍,三色码是借助大数据比对,根据全国疫情风险程度、个人与密接人员接触状态等个人有效信息,量化赋分后最终生成的。杭州健康码自启用以来,每日访问量突破千万人次,这一模式迅速推广至浙江全省11个地市。

    2月9日,深圳市“深i您”小程序上线健康码功能,全市小区和城中村使用“深i您”的系统认证图码作为进出通行证,凭码出行;福建省通过闽政通APP与相关数据库,以及福建省卫生健康、医保相关基础数据库进行对接核验,实时生成“八闽健康码”;海南省还启动了与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四川、江西、浙江等省份的省际健康码互认对接。

    腾讯方面介绍,腾讯健康码来源于腾讯产品经理从微信群聊天的一个“灵感”。2月1日,腾讯政务团队微应急产品负责人胡敏在群里看到朋友所住小区新发放的纸质版出入证,她立马意识到这样一个小场景可以变成更加通用的大场景。3天后,腾讯内部被称为“健康码”的产品雏形已成。目前,腾讯健康码已覆盖超过7亿人口,累计亮码人次超过5亿。

    如今,首个全国性政务服务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防疫健康码功能,全国人民都能使用,还将逐步实现各地区健康信息码互信互认。得益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电子证照系统以及卫生健康、民航、铁路等防疫信息互通,在实名认证后,用户还可以一键查看本人的防疫健康相关信息。

    正值企业复工复产、大量人员流动时期,有了健康码,大家不用再为纸质证明奔波,又能有效减少接触,避免“填表抗疫”……在交通卡口、小区通行以及企业复工申请等场景,健康码都大大加快了核验和通行效率,同时为城市的智慧化管理提供依据。

    C

    医疗诊断好帮手

    2月21日,湖北最大方舱医院——拥有3690张床位的武汉日海方舱医院迎来了“新客人”,那就是搭载腾讯AI医学影像和腾讯云技术的人工智能CT设备。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CT影像检查一直备受关注。一般而言,患者拍一次胸部CT大约产生300帧CT影像,医生肉眼阅片将耗时5至15分钟。每名患者从入院评估到治愈出院,至少会拍两三次片子,这给医生临床诊断带来了巨大压力。

    这位“新客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其搭载的“腾讯觅影”AI辅助诊断新冠肺炎解决方案,可以在患者CT检查后数秒完成判定,并在一分钟内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其实,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设备已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广泛使用。

    2月16日,被称为“郑州版小汤山”的岐伯山医院正式开始收治患者,新冠肺炎AI辅诊算法也投入使用。患者拍完CT影像后,医生在20秒内就可以看到算法的判断结果。算法还能根据病灶部分的占比量化病情轻重,为医生提供参考。这种算法基于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权威团队论文和医疗大数据知识图谱而构建,训练样本为5000多个病例的CT影像数据。

    在北京,天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联合研发推出BioMind新冠肺炎CT影像AI定性辅助诊断系统,能实现新冠肺炎与其他肺炎的鉴别诊断,全程只需十几秒。天坛医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技术负责人吴振洲表示,这套系统是真正源于疫情一线的真实病例,再应用于疫情一线的AI系统。

    有了大数据和AI的支持,医生相当于多了一对“智能眼”,能更快速拟定治疗方案、救治病人。阿里达摩院算法专家徐敏丰说,新冠肺炎属于新病种,疫情爆发至今仍旧没有公开的数据集,但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AI算法将在新冠肺炎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数据还能帮助优化医疗紧缺物资的生产组织与调度,大大提高应急物资配置调度效率。例如,工信部建设的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就是用于收集、统计、分析、监控、调度各类物资的产能、产量、库存以及运输等情况,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物资保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大数据在新冠病毒肺炎新药与疫苗研制中也有很好的作用,新药研制通常周期较长,在还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老药新用是较快的途径,而大数据技术应用有助于加快药物的筛选过程。

    (据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图片新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关注
   第04版:报刊征订
   第05版:娱乐
   第06版:旧闻
   第07版:博闻
   第08版:报刊征订
   第09版:报刊征订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文体大观
   第12版:报刊征订
海外旅游局为中国加油 推出旅游复苏计划
浙大学者 用智能塑料制造出“万能抓手”
新加坡研究人员说新冠肺炎患者
发病初期病毒量更多
我国科学家实现500公里级
光纤量子通信传输
同心抗疫 大数据显身手
难得一见!火星、木星、土星 本月两次“等距”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