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风向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古代行军作战中也需要考虑风向的影响,《三国演义》便有借东风一说。因而人们很早就发明了多种仪器用来测定风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以测定风向的仪器也有了很大变化。
汉代时,人们通过一种名叫“相风铜乌”的“乌鸦”来测定风向。所谓“相风铜乌”,就是以铜铸成的、形似乌鸦的仪器。它被安置在观测天文气象的灵台上,风一吹就会随之转动,乌鸦头所对的方向就是风向。
到了晋代时,人们对“相风铜乌”在材料上进行了改进,制作出木制的相风乌。因为木制的更加轻便灵巧,因此逐渐流行起来,取代了铜制的相风乌。
然而,“相风木乌”虽然轻便了很多,但在军中使用仍然不是很方便,构造也略微复杂。因为军队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地方,测定风向也就变得很麻烦,所以相风器越简单越好。唐代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提到,军中相风,用的不是相风乌,而是鸡毛。
军中用鸡毛测定风向不是随便拿来根鸡毛就能用,而是要选好鸡毛后,将其用细绳编织后扎在杆上,待其随风平飘时,便可确定风向。做成这样一个风向器,大约需要五两鸡毛,因此它又被叫做“五两”。唐代以后,“五两”在军中被广泛用来测定风向。宋代贺铸的《木兰花》词中写道:“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随着“五两”的广泛应用,“五两”这个词也成为各种简易风向器的代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