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关注

第03版
聚焦

第04版
公益广告

第05版
康乐

第06版
悦读

第07版
天下

第08版
人才

第09版
公益广告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旧闻

第12版
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09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周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花与蟹》: 世外桃源 一蟹浮生
□郑从彦

    每一个人都渴望诗意地生活。静下心来,调整呼吸,拥抱自然,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减压的选择。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在很久以前就教给了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顺应自然节气生活,与自然万物相生,过好春夏秋冬每一天。

    对作家晏黎而言,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她所熟悉的。熟悉山水,让她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了更深的理解;熟悉古城,让她对中国千年历史有了更多的体会;熟悉写作,让她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新的认识。《桃花与蟹》一书便按照时序分为青(春)、朱(夏)、白(秋)、玄(冬)四章,细腻且平实地呈现每季中人们最常见到的桃花、檐廊、帘席、山水、艾草、琴棋书酒、迷雾、秋蟹柿子、消寒图等平凡而典型的风物意象,同时关照其渊源承继、审美氛围和今昔对照。

    “尽日西湖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春天的桃花轻盈明丽,自带美人气息。若是与和暖的春风一相遇,便胜却人间无数。桃花是人们眼中常见的花木,年年岁岁总相见,不仅让春天多了些许生机盎然,也让生命多了许多美好回忆。晏黎对桃花的喜爱,浸润在她的文字之中:“‘夭夭’与‘灼灼’这个搭配很合乎常理,在古人的认知中,女子正该以盛时而嫁,明媚春时,风华正茂的少女从夭夭灼灼的桃林中经过,踩着一地的桃花瓣,走向前途未卜的人生。不管后来如何,这一时刻总归是很美的,桃花得气美人中。”思虑过往,着眼当下,那艳丽的桃花,总会让繁忙的日常放慢脚步,也总会让焦躁的心灵往通自然。这是自然风物的无敌魅力,这是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虽然人们总喜欢求新、求异、求前所未有,但有时平平淡淡才是真。一朵桃花的真,一树桃花的真,一片桃花的真,是切肤的风物,是时间的馈赠,是世外的桃源。

    桃花与蟹,是晏黎与自然往通的媒介。除此之外,她还赏春雨,拥抱春天的温润;遇彩虹,收获极致天气后的意外之喜;读《牡丹亭》,见证眼前的姹紫嫣红总要付与未来的断井残垣这一惯性。她回到夏日故乡,展开异乡人哺育故乡人的记忆;挥动小扇,摇出难得的惬意与安宁;铺上凉席,与王维一起“枕席生云烟”。她秋至洞庭,就算只见水和草而已,却觉得得到了一整个时空;于中元思故人,既宽慰对往日失去的遗憾,也消解对前路未知的惶恐;在中秋望明月,浅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立于柿子树下,闪过“柿柿(事事)如意”的吉祥念头,心生愉悦;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最好是像父亲一样就着杯沿小口小口地嘬,神情陶醉;年关相聚,最好的样子当属围炉,大家不妨慢下来,停下来,与珍视的人共同回顾这一岁中新的往事。

    在晏黎的笔下,风物从来都是不言不语的,因为她知道,它们从不曾远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康乐
   第06版:悦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才
   第09版:公益广告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旧闻
   第12版:公益广告
挖掘精品报道的价值
《桃花与蟹》: 世外桃源 一蟹浮生
《惟创新者胜》
《博物馆是什么》
《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