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关注

第03版
聚焦

第04版
公益广告

第05版
康乐

第06版
阅读

第07版
天下

第08版
人才

第09版
公益广告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旧闻

第12版
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周末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清河门区的“幸福里”
□本报记者 宋立君 摄影报道

    独居老人生活困难,邻里主动来搭把手;小矛盾小纠纷,邻里热心来化解;家里的电热水壶坏了,邻里免费来维修……在阜新市清河门区新北街道西花园社区,随处可见“邻里爱”居民互助队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小善大爱,点滴汇聚。助人为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里”。

    41栋居民楼里“串门子”——邻里互助 独居老人不孤独

    “今天气温可是降到了零下二十(摄氏度)了,遛弯晚会儿出门,多穿点儿,把那堆床单先用温水泡上,我先给包叔送感冒药……”入冬后迎来首波“断崖式”降温,西花园社区副主任、“邻里爱”志愿者王艳君一大早开始给社区里61岁的独居残疾老人王大叔打电话叮嘱着。

    接到电话后,王大叔开始慢慢悠悠的忙碌起来,“一会儿小王来给我洗床单。”失去一只胳膊的他曾觉得生活暗淡,脾气性格也开始不好。后来,“邻里爱”志愿者像一道光,走进他的生活。“这两年身体不好,特别是血栓后经常生病住院,他们都跟着跑前跑后的。网格员吴贺亮陪我做肠镜,可给孩子忙叨坏了;还帮我争取区卫生局的慰问金;供暖后,第一时间来家为我调试检查供热管线。平时,他们常来陪我聊天儿,帮我交取暖费、帮我收拾家里卫生。”

    “王大爷,开门,吃饺子喽!”

    “真香……和合饺子送进门,社区行动暖人心……”独居老人王德厚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赋诗一首。上午十点,“邻里爱”居民互助队将早早准备好的馅料、面粉等端到桌子上,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和面、有的拌馅、有的擀皮、有的包饺子,井然有序,大家很快包好了20盒饺子。饺子包好后,志愿者在队长苏胜国的带领下分头行动,敲开了10名独居、残疾老人的家门,将一盒充满爱的饺子送到他们手中。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尤其在老龄化社区,邻里互助的优势更加突显。西花园社区现有41栋居民楼,常住人口3566人,1536户。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370人,城乡低保人口216人,残疾人124人。居民流动人口较多,人口老龄化,物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之间缺少沟通和议事的平台,老人日常照料、心理疏导、邻里矛盾纠纷、物业管理等问题相对突出。

    西花园社区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以“邻里互助”为切入点,2023年8月成立“邻里爱”居民互助队,通过情感式入户、分类式入户、串门式入户密切与辖区居民关系。志愿者根据居民的不同特点和诉求,细分入户频率,常态化入户。“顺路”帮忙老人买菜,“顺路”帮忙老人代缴水电费,时不时地敲一下独居老人的家门聊几句等方式帮助老人。互助氛围越来越浓,居民与居民的关系越来越近。

    45名“邻里爱”志愿者“义务行”——走家入户暖邻心

    “刘叔,我的自行车车胎扎了,您看能给补补吗?”“行,推来吧。”“老刘,我家的电饭煲不亮灯了,你给看看吧。”“好嘞,一会儿我去看看。”拿出工具包、戴上眼镜、开始维修……“修修还能用。”刘生柱边检查邻居送来的烧水壶边说。拆开底座仔细检查、用万能表测量电流,经过一番查看,判断烧水壶的电阻损坏。“换一个电阻就能用,不用破费买新的。”他笑着说。几分钟,他便将烧水壶修好,接上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热心肠的社区居民刘生柱十年来义务帮助邻居修理各种小家电、桌椅板凳等,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解决大家生活中的“小问题”,让生活中的小物件重新发挥大作用。

    “咔嚓、咔嚓、咔嚓……”伴随着清脆的响声,剪子、梳子上下翻飞,不一会儿,独居老人原本有些凌乱的头发已经变得整整齐齐、干净利落。老人把镜子拿过来照了照,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平时因为行动不便,很少理发,现在在家就能享受到免费理发服务,感谢‘邻里爱’这几个孩子”。志愿者理发师刘丹、孔艳霞为残疾人理发后也表示,能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自己感到很满足,同时也希望能为更多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服务。

    像王艳君、苏胜国、吴贺亮、刘生柱、刘丹这样的志愿者,他们就是大家日常邻里中的一员,他们中有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退休党员,身体健康热心居民事务的低龄老人等等,以社区为阵地,以辖区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失独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结对子、入户陪伴,上门认证,义诊义剪,心理疏导等活动。

    自打记者进门那一刻起,西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刘艳超的电话就没断过。一会儿要联系供暖公司反映有居民家里暖气不热,一会儿找物业公司修楼道灯不亮了,一边听着居民反馈,一边又要联系职能部门,忙得不可开交。

    “还漏吗……啊……好……”刘艳超给A区的一位居民打电话。原来,这户居民家楼上漏水有俩月了,楼下的居民情绪非常激动。楼上的房主也多次进行维修,就是找不到漏点。后经志愿者沟通社区、物业、派出所、评理说事点儿等多方联手多次协调,大家共同努力查到漏点,解决了问题。“不漏了,挺好的。”楼下业主语愉快的接着电话。

    让刘艳超欣喜的是,“邻里爱”还在不断“扩容”志愿者队伍,推动邻里互助服务主体更加多元,不断营造没事儿常走动、有事共商量、困难有人帮、邻里一家亲的新型社区互助新风尚。同时,通过精准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勤于参与,提高辖区居民获得感。

    “互助式”服务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12月14日夜的一场大雪,将小区包裹进白色童话。一大早,气温已经冲下零下二十摄氏度大关。西花园社区里,早起的居民扛着铁锹、夹着扫帚,自发下楼扫雪。居民们一边唠着在“早餐吃啥,捏几个饺子吧”,一边的除雪。一会儿工夫,一条出行“安全路”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常日里,小区哪儿脏了,哪儿有杂草了,总能看见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手拿铲子、夹子、扫帚等工具积极主动地清理。“这些垃圾不但影响小区环境,还容易滋生细菌,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一位志愿者说道。“义务劳动”是居民们的自发行动,社区以“邻里爱”为平台,义务劳动不仅增强广大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而且改善社区的卫生环境,提高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每逢节假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将大红灯笼、彩旗高高悬挂在小区门前,一派喜气洋洋。中秋节、端午节的猜谜语活动,虽然奖品只有一小盒月饼、粽子,但居民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传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唤醒了居民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中被发掘出来。

    “邻里爱”通过“小服务”解决居民生活的“大问题”,让辖区群众竖起大拇指——“邻里亲”,开展独居老人陪伴活动。“邻里和”,邻里矛盾“我来化解”。“邻里帮”,关爱留守儿童,为独居老人免费义诊。“邻里爱”,实现居民“微心愿”120余条。累计受益群众600余人次。困有所扶、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桩桩邻里互助的小事,却是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民心大工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康乐
   第06版:阅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才
   第09版:公益广告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旧闻
   第12版:公益广告
看,清河门区的“幸福里”
我市首个农民技术员培训基地获批
志愿者同唱一首歌
元旦火车票 预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