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关注

第03版
聚焦

第04版
公益广告

第05版
康乐

第06版
阅读

第07版
天下

第08版
人才

第09版
公益广告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旧闻

第12版
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周末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民间艺术融合现代时尚
□本报记者 李丹 摄影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剪纸展中,我市新邱区4名学生与指导教师何红月的作品入展。何红月说,学生的作品入展比她自己的作品获奖都高兴,这也是传承的意义。

    何红月是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也是市级非遗项目“何红月剪纸”的传承人,对民间艺术非常痴迷。在她的记忆中,过年时家家的窗户上要贴窗花;农闲的时候皮影戏班子走村串户地演出;谁家小孩出生了,长辈会给孩子做老虎枕、老虎鞋;去城里逛街时,吹糖人的,捏面人的,经常看见……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民间艺术的繁荣之势就被戏称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民间艺术真的就只能躺在博物馆里吗?被称作“绝活”的民间艺术真的要绝?记者从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了解到,古老的民间艺术虽然失去了昔日的土壤,但当它与现代时尚相融合,又闪现出新的火光,绽放出新的风采。

    民间艺术

    是他们最难割舍的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包括地方曲艺和民间工艺。我市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剪纸、布艺、葫芦雕、农民画、木刻、泥塑……这些民间艺术不仅绚丽多彩,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我市民间艺术大家庭中,毛猴制作是相对小众的一个项目,却深受市场的喜爱,2020年4月,阜新毛猴制作技艺项目由市政府批复进入阜新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朱林茂告诉记者,他的外祖父祖籍河北,闯关东时举家来到阜新,从一位烧砖的工友那里学会了毛猴制作方法,晚年闲暇时会做几个毛猴给孩子们玩儿。而朱林茂因为特别喜欢,就学会了。

    “毛猴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北京,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术,当时的人用玉兰花骨朵做身体,用知了壳做头和四肢,做成猴形,以猴来模拟人的各种动作姿态,再搭配以不同的场景道具,描绘市井风俗、人间百态、经典故事等等。”朱林茂说,我们阜新的毛猴制作技艺集百家所长,又有自己独创的绝活和创意,表现出阜新地区浓郁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朱林茂痴迷于毛猴制作,而李云斌则日日在家里琢磨他的葫芦雕刻。曾经有一个学习压力大的高二学生的家长找到他,问葫芦能否给孩子带来好运气好心情,李云斌就给她雕刻了一个葫芦,墨刻竹梅,并附字“每临大事有静气,与细微处见精神。”李云斌说,他也曾为自己高二的儿子送过同样的葫芦,如今儿子已经考上大学,他相信,这样的葫芦会给孩子带去动力,当他在人生中遇到困难时,也会想起这个葫芦。

    与李云斌一样琢磨的,还有何红月,她经常走出去学习,剪纸对于她而言,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表达。她觉得,剪纸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越琢磨越有意思,越研究越觉得深奥,通过学习,让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并从中得到了愉悦。

    在他们的眼中,民间艺术是内心最难割舍的情怀,古老的技艺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在他们的手中也传承了数十年,已深深刻印在血脉中。

    民间艺术

    需要走进现代人的生活

    民间艺术应该走进现代生活,民间艺术不应该被现代人所遗忘。这是阜新所有民间艺人最真实的想法。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让民间艺术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努力参加国家和省级的展赛是办法之一。

    记者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了解到,今年,很多民间艺人的作品获得了不同的奖项。白银亮撰写的《蒙古勒津巴拉根仓的故事》一书获全国山花奖入围奖;朱林茂的毛猴作品《水泊梁山》代表辽宁参加全国山花奖评选。“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的最高奖项。

    今年还有一些作品获得省级荣誉,王立岩、海珊珊等人的剪纸作品入展“玉兔呈祥”辽宁省民协生肖民间文艺作品线上展。谭琪的农民画《幸福生活》入展民艺荟萃辽宁民间文艺作品展。

    一些人积极参展,一些人在努力传授技艺。董文娣一直坚持在太平区高德小学的课堂上教孩子们巧手做布艺。董文娣是高德小学的老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她把布艺引到了课堂上。与董文娣一样,何红月、王丽岩、刘淑波等人也将剪纸引入小学课堂,让孩子们传承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今年,新邱区阿金歹小学4名学生的作品入展第三届全国非遗进校园剪纸展就是最好的传承。

    积极参加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民间艺术。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三一八文创市集开展了“民艺贺端午 布艺展芳华”活动;在太平区实验小学开展“民俗民艺育民魂 阜新市民间艺术 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为庆祝建党102周年,在我市三一八公园开展“迎七一 展民艺 重传承 强党性”主题党日活动。

    传承和创新

    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指出:“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流失得如此之快,引发了国家和民间力量的关注。随着都市化进程的推进,民间艺术该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阜新的民间艺人们认为,传承和创新是必由之路。

    目前,新的艺术形式、新的传媒都与优秀民间艺术抢夺着市场,通俗的、流行的艺术以及动画片、科幻片、武打片等已将优秀民间艺术推到了生存的边缘。而许多优秀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老艺人的去世,使许多优秀民间艺术特别是绝技失传。所以,在技艺上需要传承,但在形式上却需要创新。

    李云斌说,他用小圆葫芦雕了几个打篮球的图案,深受年轻人的喜欢,题材越现代,越接近都市人的生活,需容易吸引眼球。

    朱林茂的方法是走出去,他经常去全国各地参加展销会,毛猴制作这门手艺见过的人很少,他们在看到毛猴时候那种惊奇的表情,让朱林茂觉得付出很有意义。

    何红月说,跨界融合是一种创新形式,剪纸图案现在已经运用到布艺、刺绣、服饰、包包及瓷器上,探索传统民间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转化。

    一个月前,阜新市布艺艺委会、剪纸艺委会的会员欢聚一堂,大家围炉煮茶,探讨如何用剪纸创新形式,展现出形态各异的龙。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设计出了一个个草稿。“以前是剪纸,今天我们是剪布,在布料上采用剪纸的元素”。

    民间艺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自然、质朴、生命力强等特点,有专家认为,都市化环境中,民间艺术的生活属性正受到挑战,朝着精致化、工艺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民间艺术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应该“回归”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培育、引导市民对民间艺术的情感,让民间艺术融入都市民俗生活,走入都市家庭生活也很重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康乐
   第06版:阅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才
   第09版:公益广告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旧闻
   第12版:公益广告
《漠上草原》获第十届 亚洲微电影节好作品
当民间艺术融合现代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