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是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日子;“五四”青年节,是激励青年奋斗追梦的日子。今年,这两个节日在假期相聚。当“五一”邂逅“五四”,让这个劳动节变得激情似火,热情洋溢!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传承的美德,是中国人普遍推崇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我们都是劳动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五一”劳动节,我市会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劳动者的故事,推崇工匠精神,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劳动也是我们每个人创造幸福生活的最佳手段。劳动的形式千千万,农民在田间耕作、外卖小哥骑着电瓶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导游在景区为游客介绍历史人文,为阜新景区上大分;公安民警守护城市平安;医护人员为患者解除病患……劳动成就未来,所以我们崇尚劳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人都是劳动者”的时代,千千万万劳动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耕耘着生活的土地,创造着人生的价值,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在“五一”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日子里,让我们向每一位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缔造美好未来的劳动者致以节日的祝福!
(李丹)
时代答卷,奋斗作笔。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阜新的青年工作者,他们以“民胞物与,念兹在兹”的挺膺之姿,“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奋进之志,奔赴青春之约,在新时代大展拳脚。
4月30日,共青团阜新市委员会将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教体育、绿色发展、社会服务重点领域,组织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大会暨“振兴新突破·青年当先锋”典型事迹宣讲报告会活动,在全市推选先进个人及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青年典型,开展集中事迹宣讲,带动青年争先进位,引领青年挺膺担当。春华秋实,这些青年在热爱的事业里游刃有余,实现个人价值和时代发展的“双向奔赴”。
抓好工业稳增长
锐意进取谋发展
阜新工业经济前途无量,这一点,2009年以来一直从事工业经济和统计工作,现任细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刘潋可以用实际行动佐证。
“工业经济稳增长是我的核心工作,是做好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倍增行动的关键载体和表现形式。我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带领全局同志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多种超预期因素,发挥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压舱石’作用,熟悉掌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算办法,持续确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获市工信局推广。”刘潋说,他曾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省级优秀工作者、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辽宁省先进个人等荣誉。2020年至2023年细河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2.7%,连续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市第一梯队。
2022年,刘潋带领阜新多家规模以上汽车和汽车零配件企业积极融入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新发展格局,在市工信局的业务指导下,共赴辽宁省著名工业企业参观考察学习。今年,刘潋负责推动中云(细河)智能质造工业园项目,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为北京北控凤凰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来东北投资的首个项目;他牵头完成加工年产5万吨绿色建筑用集成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项目计划投资9000万元,预计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至1亿元。还有某电子元器件公司电子雷管和某军用新型车载系统项目等落地,预计到2025年可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户,新增税收4000万元。
科技创新寻突破
核心技术争首创
阜新市天琪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白添琪,能够作为科技创新领域青年典型,这与她在新时代下担当起青年企业家使命、推动阜新科技发展密不可分。
作为新时代科技人员,白添琪一代人肩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创新精神的重任,做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科技创新引领者。白添琪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回到阜新后,她从事新型特种元器件研究工作。求学期间的认知,让她在归国后第一时间就担任MOS控制晶闸管项目负责人,着手进行该领域的科技攻关。由于国外对MOS控制晶闸管的技术资料严格封锁,她只能带领团队查阅相关文献,利用仿真设计平台进行产品参数模拟。为了提高产品的电流上升率,她带领团队创新性地设计出芯片结构,经过五年的研发和创新,产品最终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认可。正是凭借不言放弃的勇气和决心,终于在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了高脉冲设计、高注入背面工艺等十余项行业核心技术,成功解决了产品的禁运难题,实现了国内首创。
“我们青年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突破。让科技之光在阜新大放异彩,为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白添琪说。
文体康旅融一体
电商直播带客流
以前认识鞠大伟的人,知道他是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智慧农业部副部长。现在说起鞠大伟,有人说他是知名的“第一书记”,还有人说他是电商讲师、网络达人。
这还得从2019年鞠大伟被下派到彰武县满堂红镇成为一名驻镇干部说起。他的驻镇工作是从拍短视频为农产品代言开始的,当时,彰武县农产品滞销严重,鞠大伟结合自身所长,迅速组建起集抖音、快手、微店等全媒体第一书记直播间,短时间内抢销出100多万斤白山药,引爆了彰武县电商直播热潮。此后,他们又代言了“彰武地瓜”,并一举冲进“快手”根茎类总销量榜前5名,带动红薯种植户增收10万余元。
“充分利用阜新各地的文旅资源,为当地的农产品赋值”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扎了根。2022年4月,鞠大伟被派驻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哈桃村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在哈桃村,他在全市首创“兴乡工作室”,将其打造为承接乡村旅游项目的载体。继续围绕“农文旅融合”的目标,谋划农村电商新思路。鞠大伟以文塑旅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哈桃村的文化氛围,叠加农耕体验和农家餐饮项目,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几年我们团队试水文旅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已初探端倪,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下,阜新市的文体康旅融合一体化攻坚行动能更好地促进转型发展,提升文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更好的服务。”鞠大伟说。
乡村致富带头人
凝心聚力促增收
纪学超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哈达户稍镇白音昌营子村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1992年出生的青年书记,他带领村民走上了实干致富的康庄大道。
纪学超针对村基础设施薄弱突出问题,以争取项目、干群共建等方式,开展路面修整、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三年来共栽植风景树4130株,全村林地还林率100%,修复道路10.5公里,修复农田作业路35公里,在村内主要街道、文化广场安装150盏路灯。纪学超着眼下村内现有资源,组织村民学习科学种田,推进土地托管、土地集中连片伦作、花生高产创建等项目。去年全村共完成土地托管3.1万亩,350户村民增收130万元,共完成土地集中连片轮作项目7691.63亩,使113户村民增收115.3745万元,完成花生高产创建项目1000亩。
纪学超抓准村内土地肥沃、土壤保湿性好,有利条件,高标准建设占地150亩的山里红生态农业园,形成以村部冷库加工为核心区、205省道为主线的辐射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拓展区“一心一线多融合”发展格局,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顽强的意志斗志,全力以赴完成使命,以更加优异的工作实绩,为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纪学超说。
薪火传承治沙情
初心不改绘绿图
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的党支部书记李明明,她是践行“治沙精神”的传承者,建设“生态小镇”的推动者,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建设者,也是来自“最美沙乡”的青年代表。
李明明是彰武县治沙精神代表人物“马背上的护林员”李东魁之女,在弘扬彰武治沙精神的薪火传承中,她被一代代彰武治沙英模人物的事迹所激励;在肩负彰武治沙使命的召唤中,她扛起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担当,坚守初心不改绘制绿色蓝图的铮铮誓言。李明明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白天实地踏勘,晚上制图绘表,摸清了全村沙化土地底数。制定了任务表和作战图,建立了沙化林草地、沙化耕地治理工作台账。去年,已经实施耕地轮作6800亩;粮油单产提升2000亩;完成造林绿化2000亩。2024至2025年力争完成保护性耕地8700亩;土壤培肥改良10000亩;秸秆综合利用2000亩。做到“点沙成土”,让沙丘绿起来、沙地变林海、沙化土地变成沃野良田。
“我将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过硬本领,在知重负重中强化使命担当,把奋斗作为最靓丽的青春底色,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的华章。努力为打赢打胜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阜新全面振兴中贡献自己一份青春力量。”李明明说。
社会服务新业态
外卖骑手好榜样
从一名普通的外卖骑手,每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成为阜新“饿了么”外卖配送团队的领头人,荣获2023年“最美外卖配送员”称号,岳春龙见证了社会服务的日新月异,践行着为百姓担当“美食搬运工”的职责使命。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放在外卖行业,还需“食以速为先”。经过多年琢磨研究,如今作为阜新“饿了么”外卖配送团队负责人的岳春龙,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优化配送流程,提高配送效率,不仅为外卖下单用户和供给美食的商户提供优质服务,还要服务好每一位外卖骑手。他经常带领团队走访商户深入交流沟通,针对不同的餐饮零售品类,提供定制化配送方案及专业团队服务,及时解决客户需求。
对于并肩作战的外卖骑手伙伴们,岳春龙尽全力保障他们的权益,为他们提供舒适工作环境和优质薪酬方案。从跑单固定收入,到针对不同订单的补贴机制及奖励,以及在恶劣天气下的时段补贴,现在每一位外卖骑手的实际收入大幅提高。岳春龙为每一位外卖骑手缴纳了意外保险,并定期组织安全宣导及培训活动。在市总工会帮扶下,“户外劳动者驿站”“职工书屋”以及“文体活动室”相继建立,大家有了休闲娱乐场所。2022年,岳春龙建立了阜新外卖领域第一个独立党支部,岳春龙发扬优秀党员带头作用,壮大党员队伍,带领团队不断发展。“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团结外卖团队有志青年,为我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树立榜样!”岳春龙说。
□本报记者 那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