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关注

第03版
聚焦

第04版
公益广告

第05版
康乐

第06版
阅读

第07版
天下

第08版
人才

第09版
星少年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旧闻

第12版
星少年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周末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龙社区获居民点赞
“微治理”提升“大幸福”
□本报记者 宋立君 摄影报道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承载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日常矛盾相对集中的单元。近年来,清河门区新北街道乌龙社区围绕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紧盯影响居民日常幸福感的身边小事,找准“小切口”,做优“微治理”,撬动“大幸福。

    小广播

    传播大能量

    “尊敬的广大居民朋友,你们好!这里是乌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乌龙之声’广播栏目,今天播报主要有关于消防、燃气安全方面的讲解及注意事项。下面,先请听……”从2020年7月开始,每天上午九点,乌龙社区的广播节目准时开播。

    乌龙社区有两个小区40栋居民楼,总人口3428人,60岁以上老人890人,低保户127户214人,失独家庭8户10人,伤残家庭7户14人,残疾人68人。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需要普及健康防护知识,各种防控政策也要及时推送给每位社区居民。但社区里,老年人口占比相对较高,智能手机使用率不高,很多发在微信群里、网格群里的信息不能及时送达,社区工作人员便想到了“大喇叭”——广播。联系帮扶社区的单位——辽宁省国防动员办公室,资助了社区八套智慧广播系统,安装在社区的两个小广场。广播时,音量能覆盖社区40栋住宅楼的全体居民。

    正在广播的广播员,是社区工作人员刘曙光。每天早晨,她收集广播素材,将生活常识和方针政策与社区实际紧密结合,燃气安全、健康卫生、普法宣传、就业政策解读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群众“广播”。

    广播站里,还有一群特殊的小小广播员——社区的小居民,他们将自己撰写的诗歌、朗诵稿件带到广播站,与社区居民分享。

    “吃完早饭第一件事就是来听广播。广播里刚说了,一会儿社区去我家检查电路和煤气管线,我得回家了。”80岁的王友边说边往家走。“儿女不在身边,社区给独居老人检查电气管线,我得赶紧回家等着。”

    每天早晨9点——9点15分这15分钟里,听着广播里的声音,居民们兴奋又激动。小广场上的笑声、打趣声经常伴随广播久久回荡。

    三年多来,“乌龙之声”广播因时效快、覆盖广、接受度高等优点,承担着社区应急、安全、消防、反诈骗等领域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功能,在实现数字治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社区将广播站打造成为传播方针政策的“好声音”、宣传网格“正能量”,传递社区四点半课堂“最美童声”、打造便民“随身听”的“亲民之声”阵地。

    议事厅里“议事”

    变“易事”

    “邻里间住的‘远’,但咱‘心’可不能远了。”这是乌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乔桂杰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居民议事厅,乔桂杰正在组织一场议事会。现场,来自辖区派出所民警、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社区的老党员、楼长和居民代表共计10余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各自手边一杯清茶。

    伴着缕缕茶香,议事的主题也打开了。“之前多位居民多次反映你家噪音扰民,今天咱们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咋解决好……”乔桂杰是社区的“大家长”,就算工作再忙,“逢五说事”雷打不动。

    “你家噪音太大了,我家中还有老人,嘈杂的声音让人无法正常休息。”

    “我们已经想办法降低噪声了。”

    “我们各方已经挨家挨户的去实地观察和走访了,噪音对低层住户的休息的确产生影响了。看看这样行不,把二楼的缝纫机都搬到一楼,二楼做没有噪音的活儿。”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楼下服装厂噪音影响楼上居民休息的解决方案。方案既定,立即行动。

    “噪音小了很多了,终于能好好睡觉了。”楼上居民说,“以前商量不到一块儿去,有了议事厅,相关人员坐到一起,共同提意见、拿方案,一起解决了。”

    走在乌龙社区的活动广场上,两排长长的木制长廊格外温馨,“议事长廊”的牌匾高高挂在小亭子上。议事厅里议事,议事长廊里“居民聊事”,“有啥烦心事儿,来到议事厅或者议事长廊,大家伙儿一起商量,怎么干由大家议、效果怎么样由大家评。”社区老党员赵树林说。

    多年来,社区以议事厅为平台,建设社区议事长廊、网格议事流动点三级议事架构和“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员”组织架构,营造出“唠家常”风格的轻松议事氛围,许多“难事”变成了“易事”,辐射影响面也在不断扩大,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四点半课堂”

    守护“小居民”

    “撒沙、调匀、抹平……”志愿者沙画老师李敏把制作材料分发给孩子们,向10余位小朋友详细讲解沙画制作步骤及方法,以及颜色搭配等相关知识,并指导孩子们进行沙画制作。

    在作画过程中,孩子们清晰地感受到沙子在指间流动,见证艺术创作的魅力。经过李敏的讲解,激起了孩子们创作的兴趣,一粒粒沙子经过孩子的手指勾勒变成不同的画面,在一双双灵巧的小手里诞生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

    “每个周四,孩子们来这里可以完成家庭作业、看看课外读物、参加兴趣课,还能提高独立社交能力,社区想得太周到了!”看到孩子在社区“四点半课堂”认真学习,“二孩”妈妈苏丽由衷地称赞。

    2023年暑假,乌龙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四点半课堂”,为“小居民”提供安全托管、作业辅导、知识普及、休闲娱乐及兴趣培养等志愿服务。同时,也通过大手拉小手互动,让青少年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茁壮成长。

    社区工作者高静是“四点半课堂”的“班主任”,她请来社区有特长的志愿者,教孩子们画沙画,练习书法,丰富孩子们的特长爱好。

    同时,高静还与社区志愿者一起,带领孩子们参加志愿服务。于是,在乌龙社区,常常能见到孩子们在打扫卫生、陪独居老人唠嗑、走访军属听他们讲爱国故事、发放安全隐患排查宣传单……志愿服务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获”。很多小朋友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后,带动一家人参与其中,为建设美好社区齐出力。

    今年春节,社区里12个孩子的《读中国》朗诵节目登上了辽宁广播电视台少儿春晚,乌龙社区也被辽宁广播电视台授予小演员选送基地。

    “爱心超市”

    聚大家为大“家”

    “富荣,给姐看看,我这80积分能换啥?”

    “李姐,这一排东西,您看看需要啥,都能换。”

    “我相中这个整理箱了,真不错,挺合适的……”

    在乌龙社区“爱心超市”,乌龙社区委员富荣为居民李朝云兑换志愿服务积分商品。

    社区的“爱心超市”里,有粮、油、米、面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每件物品上都标注着相应的分值,前来兑换物品的居民络绎不绝,大家根据需求在货架前比对、挑选物品,场面十分热闹。

    李朝云高兴地说:“我退休后闲在家中,经常帮社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这次兑换了整理箱,不仅为我省下了一笔钱,还为大家清洁了环境,实在是太好了。”

    按照“付出、积累、回报”机制,社区为每一名志愿者颁发“志愿服务积分卡”,以此作为“爱心存折”,根据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容、时长逐次“存入”积分,让看似无形的爱心行动化为有形的见证,让每一位志愿者的爱心善举被看见、能摸着、可用上。小积分“兑出”新风尚,“爱心超市”越开越“红火”。

    目前,乌龙社区有治安巡逻、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10支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约110名,日常开展消防安全、卫生整治、普法宣传、防范诈骗等主题宣讲活动。同时,为辖区老人免费发放防走失手环以及上门义诊、采买蔬果、为老人理发等暖心志愿服务,这些看似微小的治理工作,却大大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幸福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康乐
   第06版:阅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才
   第09版:星少年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旧闻
   第12版:星少年
“微治理”提升“大幸福”
宣传爱鸟护鸟知识 共建美好生态环境
清掏主城区下水井 确保汛期排水通畅
保护地球环境 共建美好家园
全省开展根治欠薪 “四季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