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关注

第03版
聚焦

第04版
公益广告

第05版
康乐

第06版
阅读

第07版
天下

第08版
人才

第09版
星少年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旧闻

第12版
星少年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周末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职季进行时 来看各国打工人的职场观察

    编者按 春招求职季还在继续,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职场文化以及各种不成文的规定,在海外工作,适应并成功融入当地职场环境的关键在于理解各国不同的职场文化、规则和潜规则。那么在不同国家的职场中生存打拼,是种怎样的体验,都有怎样的“潜规则”呢?本期带来由在海外工作的中国打工人分享他们在各国职场中打拼后的观察心得。

    我的英国职场真实体验

    我毕业之后的第一家公司是一个规模500多人的英国公司,老板娘是台湾人,老板是英国人,英国总部这边英国人占70%,亚洲人20%,欧洲其他国家10%,数据是根据我的记忆大致推断的,不一定准确。亚洲人主要是华人,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的,也有中国大陆来的。我当时所在的组是一半华人,一半英国人。很幸运的是我的直属经理是中国人,已经在海外生活了20多年。第二家公司规模要比第一家公司大很多,所以我对人种分布没有很直接的感受。以我所在的部门为例,部门一共是19个人,就我一个亚洲人,其他都是英国人……我以亲身经历来讲讲我对于英国职场环境、氛围和规则的一些感受。

    英国公司不鼓励员工加班?

    因为没有多余预算支付加班费

    以我的亲身经历和一些朋友所在公司的经历来说,英国人绝对不会加班(这个也分行业,比如全世界四大的审计都会加班,只不过是加班多少的区别罢了),五点半的办公室基本上已经空了,多一分钟都是对按时下班的不尊重。很多英国公司是不鼓励员工加班的,因为没有多余的预算支付员工的加班费。

    英国人还有一个很奇特的习惯,他们愿意早上班然后早点下班。因为公司的弹性工作制,只要可以涵盖业务的核心时间,上下班的时间都是可以自己决定的。很多人都是早上七点半开始上班,下午四点准时下班。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想在四点下班之后还能去pub跟一群朋友喝几杯吧。

    午休只有半小时吃饭时间     且不怎么吃高碳水食物

    我供职的第一家公司是每周4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8个小时,中间包括30分钟的不付薪的午餐时间。一开始上班的时候我对于30分钟午餐时间很不能接受,虽然我没有在国内工作过,但是跟在国内上班的朋友们聊天,他们的午餐时间至少是一个小时起步的,有的甚至还可以吃完饭了午休一下。英国这边没有人有午休的习惯,30分钟快速吃完饭之后马上又要进入工作状态。时间长了我也逐渐习惯并且接受了他们这种工作模式。英国人的午餐吃的都很简单,一般很少午餐吃高碳水的食物,以免升糖太快下午犯困。最开始上班的一个月,我坚持不懈自己带饭,每天中午两个小菜加上半碗米饭,以致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困意铺天盖地来袭。

    假期包含带薪休假和全国公共假    休不完可以“卖给公司”

    英国的假期是真的很多,以我工作过的两家公司为例,第一家公司是26天带薪休假+英国公共假期,每年员工都有34~35天的假期。第二家公司是25天带薪假+英国公共假期。并且因为这几年疫情的原因,公司允许最多留5天没有休的假期到下一年,所以我2022年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一共有38天假期,其中三天是2021年没有休完的。我有位前同事还担忧说40天假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休完,作为听众的我觉得是相当“凡尔赛”了。当然公司也很贴心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有休不完的假期,可以卖给公司,相当于公司多给你工资来抵扣假期。

    病假也是非常慷慨的。在我供职的第一家公司,如果员工生病了,有两个星期的带薪休病假,第一个星期不用出示医生的诊断证明,但是第二个星期如果要继续请病假就需要提供诊断证明了。以我的感受,英国人还是挺爱请病假的,但是也不绝对,我所接触过的大多数同事还是有很强的职业操守,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工作之后从来没有请过病假(这里给自己一朵小红花)。文/Yiru Pan

    加班、应酬、冷漠…… 如今的日本职场还有那些“刻板印象”吗

    疯狂的加班文化?应酬不断?日本人很薄情、不好相处?日企决策慢?……

    想去日企就职的同学,如果在网上搜一下日本职场情况,上面的说法非常常见。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这些印象,还停留在10年前。那么,现在日本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疯狂加班?

    为什么在日本这么盛行加班?明明工作可以干完,非要拖到下班,并且拖得很晚。过去日本企业界的薪资制度是“薪资内含加班费”,简单来说,公司会制定一个“预计每月加班时数”,加班时数的加班费是包含在工资里的,员工如果加班没有达到这个时数,也能获得相同的加班费。

    这个制度虽然存在“少加班就赚到”的可能,但某些黑心企业会在加班快超时的时候强制员工先打卡,再回来继续加班,从而避免额外的加班费。

    但现在,日本劳动检查对有着“薪资内含加班费”制度的公司审核格外严格。目前这个制度早已被淘汰了,改成了“实报实销”。并且还要接受审查,一旦发现不符,就是严重的处罚。

    所以,加班文化在日本已经越来越少。

    下班应酬很多?

    很多人会认为,日本下班后喝酒应酬很多,如果不去,就很容易遭到排挤。

    以前确实如此,那么现在呢?

    日本政府现在对企业是否遵纪守法审查非常严格,主管邀请下属下班后喝酒,有可能被认定为“权力骚扰”。

    所以现在,邀请部下一起去聚餐喝酒的状况,已经很少见了。

    日本人薄情,不好相处?

    现在确实是这样,但也不是针对某个人,他们对谁都一样,甚至是自己的亲人、父母、姐妹。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人住在哪里,也没有联系方式。让日本人敞开心扉地交朋友很不容易,这是日本社会的规律。

    日企决策慢?

    这是事实,很多日本大企业决策非常保守谨慎,不敢大刀阔斧地做决策,即便一件小事,可能在决策上都会拖一两周。

    不过现在情况是,越是大的企业越是这样,反而有些初创公司灵活性非常强。但偏偏这种初创企业,不是我们打工人的首选。我们要考虑的是,决策慢是否影响个人职场能力的发展,我倒觉得未必。文/未名天 

    在德国做打工人,休假比薪资还重要吗

    一晃在德国工作也有6年多了,每年都会有新的发现,今天来聊一聊德国职场的一些发现和感受。

    薪酬水平怎么样?

    一句话形容:挣大钱肯定没有,但也够花。

    德国大厂,研究生毕业能拿个五六万年薪,毕业后工资的增长率就各凭本事了。

    工作后我发现身边不少家庭,男方出去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养一家三四口人。而且看他们也都生活得还不错,这样的家庭模式据我所知并不是少数。家庭里如果只有一方工作,交的税也不多,到手拿个三千到四千欧元,正常维持整个家庭生活也不是大问题,就看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双职工家庭(尤其双职工大厂)在德国生活,每年度假两三次,时而出去下个馆子,有个自己的小爱好,可以生活得很悠闲。

    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现在工作环境和模式的,最近看到很多人吐槽德国工资低,确实德国工资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主打生活比工作重要,主要还是得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想要挣大钱那在德国会不开心的,还是回国或去美国吧。

    德企大厂辞退员工真的很难吗?

    之前只是听说德企辞退员工很难,主要因为有工会保护。

    最近身边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位同事在一年前因心理原因而选择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休息半年。半年后同事再次入职,同事们也很积极帮他做入职适应,然而他的精神状态无法支持他正常工作,比如本来和他约好的会,他会放大家鸽子不来参加,和他一起开过会的同事表示他10分钟后就会忘记之前讲了什么。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经理建议他继续休病假,然而他坚持认为自己还能继续工作,但他每天也并没有工作,就这种状态持续了快半年,也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处理。

    人与人之间工作氛围如何、私下往来少吗?

    这个主要取决于部门。就我所在的部门来说,同事们都特别友好,老同事被问到问题时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也很乐意带新同事,没有什么drama的事情。

    但我个人感觉德国职场上同事们私下往来比较少,尤其是那种平均年龄偏大的部门,大家每天事情都很多,基本下班后就各回各家,很少有听说同事会在工作之外约饭或者一起玩。文/小慧慧

    (据人民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康乐
   第06版:阅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才
   第09版:星少年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旧闻
   第12版:星少年
求职季进行时 来看各国打工人的职场观察
世界首套!我国为月球 绘制高清地质“写真集”
钠离子电池 可几秒钟完成充电
美国为何要为月球 制定时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