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旧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新闻

第02版
关注

第03版
聚焦

第04版
公益广告

第05版
康乐

第06版
阅读

第07版
天下

第08版
人才

第09版
星少年

第10版
黄刺玫

第11版
旧闻

第12版
星少年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阜新日报 | 周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禹开拓华夏格局

    按照《史记》的记载,大禹是黄帝的玄孙,在舜帝时期奉命治理洪水,他无私奉献,“过家门不敢入”。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历尽千辛万苦,深入山地、江河、沼泽等多种地理环境。

    最终,大禹成功克服了地势地形带来的阻碍,用13年时间,解决了自尧帝时代以来的洪水灾害。但治水只是一个开始,大禹紧接着对他走过的地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地理调查。

    他探明了重要山脉的走势、重要河流的源头和河道变化,以及重要的湖泊、沼泽分布。与此同时,还将各地的土壤颜色、质量、特殊物产等信息,都列入调查范围,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对土壤土质进行了上中下的等级划分。

    此外,大禹按照勘查收集到的地理信息,将华夏地域划分成9个大的行政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明确了每个州对中央政府的经济义务,以及中央对地方的责任。比如治理洪水,兴修水利工程,遇到灾荒时跨地区进行救灾物资调度。

    从此,九州都由同一个中央负责,人们居住的范围也以此为基础,不断向四方延展、开拓。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九州攸同,四奥既居”。

    大禹治水是一个早期文明中的个体对地理深入探索、开拓的艰难过程。通过大禹的调查,华夏世界的疆域格局,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据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阜新日报社
   第01版:头版新闻
   第02版:关注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康乐
   第06版:阅读
   第07版:天下
   第08版:人才
   第09版:星少年
   第10版:黄刺玫
   第11版:旧闻
   第12版:星少年
古人的书房为什么多叫“斋”
大禹开拓华夏格局
“楷模”原本只是两棵树